張青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地理課程內容,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有效培養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區域認知;教學方法
區域認知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也是學習地理的基本認知方法,其體現為掌握且具備對人地關系特征、問題的思考、分析和解釋能力,如此才能夠真正從區域視角來看待和分析地理物象與地理問題。
一、依據教材劃分區域尺度
不同尺度上的地理事物體現著相互依存的存在原則。一般來說,大尺度上的地理物象多是小尺度上地理物象的形成背景,而反之,小尺度上的地理物象則是構成大尺度地理物象的誘因,因此大尺度上的變化會影響到小尺度,而小尺度上的變化也同樣會影響到大尺度。總而言之,地理區域尺度思想的本質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習者可以在正確認識區域的同時,明確區分其不同大小尺度。縱觀初中地理教材內容,極具代表性的區域尺度劃分思想集中體現在了七年級后半階段,教材按照整體到局部的劃分理念,從世界各大洲到局部地區,再到具體國家進行了內容編排,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對區域尺度進行大小判斷,比如日本與東南亞的比較、亞洲與歐洲西部和美國的尺度大小比較等等。而在八年級教材中還體現出了對區域尺度思想的強化,比如在“北方地區”一章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看教材目錄,初步明確接下來會接觸到東北三省、黃土高原以及北京等部分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基于“我國北方地區”這個區域大尺度背景下的。同樣,后續的章節教學也可以沿用這一方式來進行對學生區域尺度劃分思想觀念的強化。
二、運用案例樹立區域屬性劃分意識
區域的構成紛繁復雜,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等,這些要素都對區域的屬性有著直接影響,更是進行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在此基礎上即可根據區域的不同屬性來對區域進行地區劃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掌握的內容主要是區域屬性劃分的主要依據,以及樹立起區域可以按照不同屬性來進行劃分的意識。
那么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思想,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例如,以“中國”作為統一區域,按照不同屬性來進行地區劃分,首先可以從氣候干濕程度,也就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進行劃分,如此可將中國劃分為4個干濕地區,即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和干旱區;其次還可以根據積溫,也就是活動溫度總和,來將中國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這五個溫度帶,除此之外還包括特殊的青藏高原地區;再次,根據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前形勢,也可以將中國劃分為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具體教的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結合不同屬性劃分出的中國地圖來明確不同地區的具體地理位置,在理解同一區域可按照不同屬性進行劃分的原則后,積極鼓勵學生對更多的劃分屬性進行思索和探究,由此樹立起一個良好的看圖思考和按照屬性劃分區域的意識。
三、學會讀圖,提取區域地理信息
絕大多數初中生在接觸和學習地理知識一段時間后,均能夠根據學習或者問題需要來從地圖或其他圖示中提取相應的信息,但是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讀圖過程和最終描述方面。以“亞洲”部分相關教學為例,具體讀圖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看圖例
看圖例的目的是為了從地圖中獲取基本的信息,教師在課上為學生呈現出“亞洲在世界的位置”和“亞洲的范圍”兩幅圖,前者包含了亞洲詳細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亞洲大致輪廓以及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等信息,后者包含了亞洲的半球位置以及與其他大洲的相對位置等信息。
(二)定位
教材在編排上體現出了減輕學習難度的設計理念,所以課本中的配圖都會有不同的顏色標注,目的是幫助學生加以區分,學生也只需細心觀察即可快速找到目標信息。那么從教師所提供的這兩幅圖中確定亞洲的位置對于學生來講并不難,前一圖中的亞洲是用黃色表示,其他大洲為綠色,后圖中的亞洲為深綠色,其他大洲則為淺棕色。
(三)標注
用筆標注出圖中的重要信息,如赤道、東半球、西半球、亞洲;30°E、180°、0°和80°N等重要的經緯線。
(四)描述
根據標注的信息來提取出有用的關鍵信息,并用地理術語來進行描述是本課的最終教學目標。描述的專業性與準確性體現著對學生嚴謹學科思維意識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性地加以強調。比如亞洲的半球位置要描述為:“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與東半球。”經緯度位置的描述要遵循“先緯后經”的原則,不能確切讀取時可以估讀,但在描述上要加上“大約”之類的字眼,如:“亞洲北部約達81°N,南部達11°S,經度位置約在26°E至170°W之間。”此外,海陸位置的描述要體現方位性,可以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順序來進行,描述可以從區域周圍的海洋或比鄰地區著手,注意留意不同區域之間的分界線。
綜上所述,區域認知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在實踐中積極總結經驗,從多種途徑來因地制宜的尋找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此才能夠真正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興趣與能力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坤寧. 基于區域認知的初中生地圖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2]陳榮祥.地理課堂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區域認知能力[J].中學課程資源,2018(02):47-48+46.
[3]葉麗麗,趙小平.基于初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的課堂觀察與思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0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