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文化的知識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呈現方式,兩者互相依存且不可分割。要想更好地掌握語言,就必須要對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含義進行深入了解。因此,教師需要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文化知識。然而,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還未采取針對性的文化教學方式,這大大弱化了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敏感度,也起不到提升英語課堂質量的效果。針對英語詞匯教學來講,通過在教學中滲透文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詞匯量的掌握,進而有效提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融入進行研究,就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如何融入展開分析,給出可行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文化融入
【作者簡介】王露(1989.10-),女,湖北武漢人,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詞匯是掌握語言的基本條件,掌握好詞匯量能夠為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詞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所掌握詞匯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英語水平的優劣。通常情況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的教學集中點主要是集中在教材相關的詞匯,并沒有做到適當延伸和拓展。而在實際課堂中,英語教師對詞匯量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遜色于語音和語法,這就導致了詞匯極易被學生忽略。若在進行文化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一定的詞匯儲備,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吃力,寫作水平并沒有顯著提升,從而會造成死記硬背等等機械性的學習方式。長此下去,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沒有起到一定幫助。基于此,在英語課程中,重視文化的融入和詞匯量的教學,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一、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文化融入的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知識載體,且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含義。在語言的眾多要素中,詞匯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針對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充足的詞匯量積累,才能夠有效地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豐富自身的知識認知,對于今后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顯著的提升。而文化的融入,能夠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宗教差異,有效地拓展了自身的知識結構,也能夠更好地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提升英語文化的敏感度。將文化因素切實地融入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使兩者能夠互相融合,開拓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詞匯技能的運用,為今后學生溝通能力、協商能力、英語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大學生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
大學英語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英語核心素養以及英語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而能夠提升今后的社交能力。然而,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學生儲備豐富的詞匯量為基礎上的,只有學生能夠有豐富的詞匯儲備,才能夠清楚地表達所想表達內容,科學的閱讀文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詞匯量的靈活運用是提升學生語言技能的基本條件。因此,作為大學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詞匯教學具有突出教學意義,能加強學生對于詞匯量的積累,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構建知識體系框架,對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學教師對學生詞匯量的學習往往沒有采取一定的重視,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精力依然局限在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上,對于學生詞匯教學沒有起到一定的引導和輔助作用,這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詞匯量匱乏、單一,在對于英語學習過程中,也不能清楚有效地將詞匯拿來運用,導致實際學習詞匯過程中,過于死記硬背,機械化學習,難以有效地進行后續的聽力學習、閱讀理解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詞匯教學中文化融入的原則
1.詞匯文化融入于英語教學整體性原則。大學英語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系統,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都是基于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來進行組織的。詞匯和文化課程的教學也是構成大學英語課堂體系的一部分。基于此,大學英語教師應對文化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和內部層次采取一定重視,有效規避學生重復性學習。并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為學生展示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切實將詞匯文化教學和英語教學整體性原則相融合。
2.詞匯文化融入差異對比性原則。不同地區因為地理文化以及價值觀等存在著差異性,導致不同地理位置展示不同的語言。基于文化傳統的根深蒂固,就會帶來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含義。立足于此,各個大學都要對詞匯文化融入差異對比性原則進行尊重和重視,對于中西方所存在的文化差異進行理解和包容。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對于英語詞匯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還要加強學生對于文化差異敏感性進行有效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詞匯積累。
3.詞匯文化融入的內容實用性原則。詞匯文化融入就意味著學生所學習的語言內容和詞匯文化的內容要產生聯系,并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特別是對于教材的編制上,須對于教材內容要加大檢查力度,以助于學生能夠對文化和詞匯之間的聯系產生理解。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書本和圖像進行教學,以便加強學生的形象理解。
四、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融入的策略
1.注重詞匯教學中的活動設計。很多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詞匯教學沒有采取一定的重視,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多數英語教師主觀認為詞匯教學不屬于課程教學的重點范圍,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詞匯量的儲備。基于此,教師要完善教學設計,并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安排,向學生大力普及其所能理解的詞匯。同時,教師的教學要結合教材來展開,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例如,在講解go Dutch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對教學內容進行猜測,并運用不同的資料進行查詢,從而使學生培養主動學習能力,并加深詞匯量的掌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向學生去介紹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多種詞匯量,從而使詞匯教學和文化更好地相互融合,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
2.詞匯教學要語言知識與文化教學相結合。能夠體現文化因素的詞匯和簡單性的詞匯課程等共同構成了英語詞匯課程。其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核心能力及英語語言文化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英語語言文化做到科學掌握,可以將中西方語言文化進行對比,來讓學生了解中西方詞匯帶來的不同文化。例如,“white”白色而言,針對西方來說白色是圣潔的,用于結婚中新娘的婚紗,但對于中國人來說,白色和葬禮會產生一定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繼續拓展,并針對不同的擴展資料,設置不同的問題和答案,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查閱詞匯量,從而使學生的詞匯儲備得到有效豐富。教師可以運用這些結合實際的教學例子,來引導學生感受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也加強了文化教學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不斷滲透,從而使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更加優化。
3.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因為課堂教學時間往往滿足不了學生對于詞匯量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師的教學精力往往也會受到制約,不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對每一位學生都做到深入觀察、了解,不能做好充分的教材備課。基于此,詞匯量教學不能單單停滯于課堂教學上,而應采取多種方式介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來開展一些文化詞匯教學。例如,可以安排一些文化座談會,引導學生去掌握英語語言文化的規律。在通用英語之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各個國家和宗教之間的差異性文化展開教學。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之外創造一個角落平臺,便于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
五、結語
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該國的歷史、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體現出這些文化特點。對于大學生而言,在英語課堂上學習詞匯,不單單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過程,也是認知不同國家社會文化觀念的過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豐富詞匯量,利用詞語教學,來提升學生對于不同文化差異間的敏感,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倩,張捷.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融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8):22-23.
[2]葛瑞紅.跨文化敏感度下茶思維融入英語文化詞匯教學的應用探究[J].福建茶葉,2019,41(03):276-277.
[3]李曉燕.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文化內涵意義的融入[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9(03):89-93.
[4]孫俊琳,周珊.淺談融入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4(03):60-62.
[5]鄭家欽.淺議文化融入英語詞匯教學[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7):211-212.
[6]施淑星.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融入[J].保山師專學報,2003(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