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統宣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與發展,小學數學教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關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小學階段學生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尚未成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立德樹人;教學措施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解題技巧,還需要重視學生的道德培養。國家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意味著在教學時需要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在此階段形成的三觀會影響學生后續的學習與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科學的手段培養學生的道德。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1.數學教學的根本
“立德樹人”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占據了大量的課時,通過對數學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美學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對稱問題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雞兔同籠、圓周率等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加了解我國數學歷史,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學生的愛國情懷。這些思想道德意識對學生的學習尤為重要,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
2.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
教學改革的深入不僅強調了數學等自然科學的重要性,還要求了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優秀的文化、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這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述知識點的過程中適當的引入與知識點相關的數學歷史,講述知識點創始人的小故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還能夠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進而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立德樹人”教學措施
1.結合生活實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內,也需要引入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認知程度。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了解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然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觀察規律,例如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不同圖形被應用在那些物品中,這些物品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知識的樂趣,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知識發現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實際中了解更多書本中沒有知識。
2.借助數學歷史文化
數學歷史文化對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講到相關知識點時,可以為學生簡單的科普這段數學知識在中國發展的歷史。例如,圓的周長教學時,教師可以簡單的為學生講述祖沖之是如何使用算籌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的,這在當時是世界第一。為學生講述這段數學歷史可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并且在學習時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在學生遇到困難后可以想到著名人物在計算時的困難,進而更好的學習。
3.教師的帶頭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模范和學習榜樣。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的數學知識,還需對數學理論的來源以及數學知識的相關歷史了然于胸,以便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述更多的延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困惑,及時為學生解答疑問。對學生評價時,不能只憑借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還需考量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日常行為,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才能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多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為他人考慮的思維。
總 結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教育任務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教授學生解題技巧,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德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數學歷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了解更多知識發現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在教學時教師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約束自己的德行,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這樣才能提高小學數學“立德樹人”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德亮. 立德樹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 000(005):2-3.
[2] 袁盛.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的途徑[J]. 中外交流, 2017, 000(016):254-255.
[2] 唐嬌嬌. 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 000(00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