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麗珍
摘 要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積極的創新與優化,提高課堂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總會出現錯題,而錯題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巧妙的將錯題資源利用,可以為學生創設高效課堂,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對小學數學錯誤資源進行深入探析,采取適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關鍵詞 錯誤資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教學的不確定性強,無論教師的預設怎樣充分,總是會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將教師原有的教學計劃打亂。但是,學生的問題正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資源,若是數學教師能夠抓住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機,適時地轉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巧妙地化解,不僅可以將課堂教學有效的調控,還可以通過錯誤資源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具價值與意義,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實現數學水平的提高。
一、小學數學錯誤資源分析
在很多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有意的避免犯錯誤的情況出現。而且,學生也害怕犯錯。但是,只有在不斷地犯錯中才可以使教師與學生意識到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總會出現各種錯誤,很多學生害怕自己出錯,產生對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膽怯心理,不愿與同學和教師交流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
二、巧用錯誤資源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強化教師對錯誤資源的認知
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保證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樹立良好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全面能力的成長。特別是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寬容的面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不要對學生過于的嚴厲,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結合,找到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對于小學生來講,部分數學知識抽象難懂。因此,學生在學習中總會出現一些錯誤。面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錯誤資源在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的時機抓住,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錯題資源的作用下實現對數學學習內容的高效掌握,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二)巧妙處理教學中的錯誤資源
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通常要進行驗算和回答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對錯誤的認知,教師不要急于將學生的錯誤糾正,直接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而是要為學生留出一定的學習時間,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錯誤,進而將課堂教學的重點引入。但是,有時學生并不能及時地發現自己存在的錯誤。針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在做題時未理清題意就進行知識的解答,教師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布置較為容易混淆的習題。在學生計算錯誤后,組織學生認真檢查,讓學生在自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避免學生同樣錯誤的再次發生,強化學生的解題效率,也培養學生認真思考、深入鉆研的思想品質。
(三)收集錯題資源掌握學習規律
錯題集的收集對象一般是學生在經過階段測試、單元測試、期中測試與期末測試后出現的錯題。在學生考試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的錯題集中的抄錄,重點的將錯誤出現的原因分析,進行正確的解答,完成對錯題集的整合與收錄,進而讓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重點進行復習與深化。錯題集可以幫助學生將錯題的印象加深,將學生的糾錯意識加強,幫助學生正向思維的培養。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優等生的錯題較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全部的錯題收錄,中等生將一半的錯題收錄,而對于出現錯誤較多的學困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錯題的1/3收錄。中等生和學困生的錯題是較多的,教師要針對他們進行錯題指導,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分析錯題出現的實際原因,學會正確解答的方式。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的形式,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也幫助學生有針對的進行錯題的積累。
以學生的角度來講,錯題集的作用是極大的。充分將錯題集運用,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可以有目標的實現自我訓練,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與解題技巧,在發現錯誤時及時的改進。在考試后,教師要求學生將錯題收錄,學生會在短時間內進行知識的強化。這樣學生在面對自己以前出現的錯題時,思考得會更加全面,注重對經驗與方法的總結,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若是學生在同一題型上頻繁的出現錯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錯題集中進行重點標識,使學生在翻閱時能夠有效復習,實現數學知識的高效掌握。學生不僅可以翻閱自己的錯題集,也可以與同學進行相互的交換,發現其出現錯誤的題型以及犯錯的原因,告誡自己不要出現同樣的錯誤。
(四)利用錯題引導學生全面思考
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錯題資源,將其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學生在錯題中發現自己思維上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全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這需要教師有效把握學生在學習中的易錯點。教師要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內容帶入,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錯誤并將錯誤有效解決。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運用數學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也讓學生明白自己思維的局限性,促使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從全面的視角看待問題,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與數學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節課時,教師要有效引導,巧妙的利用錯題,促使學生全面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新知識的教學后,組織學生練習,要求學生計算6/5×6/7-1/5÷7/6;12/7-(1/3÷7/15+4/5)這兩道題。教師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在結合學生的板演談一談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很多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簡單的將計算題分為一般的混合運算和簡便運算,對于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簡便計算情況還不適應,很多學生并未想到簡便運算,一直等到板演的學生寫出過程后才恍然大悟。此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醒學生在開展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要養成先進行觀察在計算的良好習慣,注意是否可以運用簡便運算的情況,避免學生錯題的再次出現。教師要利用學生認知方面的錯誤,將自己的思維定勢打破,更加全面地進行問題的思考,強化自身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
(五)教師針對學生共性問題反思
多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學生的年齡基本相同,生活環境相對一致,思維方式上差異不大,導致很多學生在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時總會出現共性錯誤。對于學生共同出現的一致性錯誤,教師要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在備課時重點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著重強調,避免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產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師要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將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錯誤,對學生進行二次教學,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創建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錯誤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有效教學資源,有助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強化教師對錯誤的認知,收集錯題資源掌握學習規律,利用錯題引導學生全面思考,還需要教師針對于共性問題進行深入反思,真正實現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師要發揮教學智慧,挖掘教學的切入點,巧用錯誤,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鄧美宜.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134-135.
[2]雷興光.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有效利用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