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
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學的深入進行,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加強色彩教學,利用繽紛的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主動學習中加深對色彩的理解,掌握色彩的運用方式,在創作過程中大膽想象,用五彩的顏色來進行創作,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在色彩教學中,教師要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觀察、用心體會、積極創作,使他們能夠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學會色彩搭配,繪畫出色彩繽紛的圖畫,推動美術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教學;多媒體;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5C-0028-02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在堅持新課標要求的同時,要注重發展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加強色彩教學,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使他們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能從中體會到色彩的運用方式和技巧,在創作過程中能靈活運用色彩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在大膽想象中創作五彩繽紛的圖畫,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
通過色彩教學,學生在豐富的美術課堂中體會到了學習樂趣,讓他們主動探究色彩知識,提高運用色彩進行創作的能力,打造高效的美術繽紛課堂。
一、創設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具有生動、直觀的特點,把小學美術色彩教學與多媒體相融合,可以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圖片,讓他們在視覺的刺激下欣賞美術作品,體會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加深他們對色彩知識的理解,從中學習色彩搭配的技巧。在多媒體情境下,教師要選擇色彩繽紛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這些作品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結合多媒體課件學習色彩知識,實現有效的深度學習。在趣味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主動觀察和思考進行學習,借助感官對色彩進行理解,可以獲得深刻的感受,提高他們對色彩的認識。
例如,在教學《花兒朵朵》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各種花朵的圖片,讓他們在欣賞過程中感受花朵顏色的美麗,認真觀察花朵、花蕊、花托的顏色和形狀。通過觀看圖片,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的顏色。在活躍的氛圍中導入新課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關于花的美術作品,使他們在觀察中感受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現,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他們深入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
二、由淺入深教學,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色彩知識和色彩搭配技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引導和不斷的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掌握三原色和三間色,使他們了解原色與間色之間的關系,掌握用原色調出間色的方法。在色彩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索時,要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和訓練,讓他們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在繪畫過程中能夠使畫面顏色和諧生動。
在培養學生搭配色彩的能力時,教師可以采用對比的教學方法,把一幅色彩搭配比較好的作品和一幅色彩搭配比較差的作品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認真觀察兩幅美術作品中顏色的搭配,通過比較體會色彩搭配好的作品,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搭配方法,掌握色彩搭配技巧。通過色彩教學和色彩訓練,學生掌握了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并能夠在練習過程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色彩搭配能力,促進自身美術綜合素養的發展。
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高創作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讓學生畫出富有創意的美術作品,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讓他們結合想象進行繪畫,在美術作品中展現出他們的童真童趣,畫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在繪畫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結合創新思維來確定所要畫的內容,在想象力的作用下充分運用色彩、線條等美術知識進行創作,畫出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美術作品,促進他們創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各式各樣的椅子》時,教師先設計討論環節,讓學生說一說椅子的功能、形狀、顏色。討論之后讓學生欣賞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顏色的椅子,讓他們通過認真觀察體驗到椅子的美感,再結合想象進行創作。在想象過程中,學生畫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椅子,并給椅子涂上了顏色,使畫面生動有趣,如有學生畫了彩色的鬧鐘椅子,有學生畫了金黃色的花生椅子,還有學生畫了粉色和紫色相間的秋千椅子。在繪畫創作中,學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獨特創意和對色彩的靈活運用,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創作能力。
四、開展生活化教學,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小學美術教學要與生活建立聯系,讓學生結合熟悉的生活進行色彩學習,拓寬他們的思維面,讓他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了解生活中的繽紛色彩,提高他們學習色彩的積極性。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讓他們通過觀察,了解蘊含在生活中不同事物的顏色,感受顏色之間的搭配。通過創設生活化的課堂,學生在開放性的學習方式中能夠發揮積極性,在觀察中進行學習和思考,感受色彩的不同和搭配的效果。
例如,讓學生觀察落日時的景色,讓他們感受落日與周圍云朵的顏色變化,感受生活中色彩的變化美;或者晴天時觀察湛藍天空中的白云,體會生活中顏色的和諧美。在繪畫過程中,學生能夠把觀察到的色彩描繪出來,讓他們在運用色彩的過程中加深對色彩的理解,提高運用色彩的能力。
五、設計繪畫練習,提高運用色彩的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繪畫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掌握了色彩的相關知識后,通過繪畫練習能夠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通過繪畫實踐,讓學生在知行合一中有效提升運用色彩的能力。
在繪畫練習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讓學生照著畫的方法,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性,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繪畫內容,在積極創作中運用繪畫知識,并通過繪畫鞏固色彩知識。
在設計繪畫練習時,教師可以設計補色練習,給學生展示一幅畫,讓他們進行顏色填充,在填充的過程中,要結合對色彩的認識、配色技巧使畫面顏色更和諧。當然,當然,在繪畫練習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在確定繪畫主題后,讓學生進行構思,思考要畫的內容,并合理布局畫面,用繽紛的顏色來描繪畫面,畫出富有創意、與眾不同的作品。
在繪畫練習完成后,教師要認真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指出他們作品中的閃光點,讓他們從中獲得激勵,提高他們的繪畫積極性,并主動投入到色彩的學習中,在學習和繪畫實踐中進行知識的鞏固,提高運用色彩的能力。此外,在繪畫練習中,教師還要主動參與,和學生共同創作繪畫作品,討論繪畫的主題、構思和色彩。在積極的討論中,教師提出的建議能夠給學生更多的靈感,使他們在繪畫過程中更好地運用色彩,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加強色彩教學是構建優質教學的前提,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使他們的美術素養得到發展。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遵守趣味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理解色彩知識,提高色彩的認知能力和運用能力,使他們能夠用各種各樣的顏色進行創作,進而提高繪畫能力,打造美術繽紛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文京.提升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的措施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
[2]史鳳奎.淺談小學美術多媒體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
[3]李京京.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是促進美術教學效果的法寶[J]. 新課程(中),2016,(8).
[4]尹萌.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色彩感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
[5]吳愛華.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
[6]陳玲.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與實踐探討[J].才智,2017,(1).
[7]王崢如.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策略探究[J].戲劇之家,2016,(9).
[8]徐瑞澤.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J].才智,2016,(4).
[9]王安宇.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