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雪
摘 要:隨著網絡教學課程的開展,師生的教學出現了很多新的契機和新的挑戰。在新形勢教學模式下,舞蹈作為實踐課在授課過程中面臨著哪些困難?如何嘗試著改變?文章對此展開探索,尋求新形勢下舞蹈教學的有效改革措施。
關鍵詞:網絡授課;舞蹈課;翻轉課堂;多維度教學
2020年,全國范圍的網絡授課在教育界是一次創舉。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網絡授課對老師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大家都沒有大班網絡授課經驗,需要在探索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實施方式。
網絡授課可以克服教學空間限制,推進教學任務、學生管理,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主要的教學方式。作為舞蹈課的老師,面臨的問題除了講授方式的改變外,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實施舞蹈教學,完成師生有效的教學互動從而保障教學實施。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近年推動“兩設一翻”的教學改革,讓我們對高校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特別是其中“一翻”的翻轉課堂。從初級實踐到各學科嘗試,再到章節單元完成多次翻轉,翻轉課堂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學習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在備課環節中錄制教學視頻或自制講解視頻,學生通過教學視頻、作業等完成課堂內容的預習、復習,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增強。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網絡授課中,翻轉課堂作為教學的有力支撐,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發揮網絡授課的優勢教學
實踐類課程的優勢,就是教師一對一針對性指點,能夠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網絡授課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雖然只隔著一個屏幕,但是碰不到夠不著,宛如鴻溝般阻隔了實踐課的教學互動。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經常因為面對屏幕分不清自己和對方的左右方向。學生跟隨示范完成舞蹈動作時,出現轉圈轉反、前后顛倒等情況。此外,學生沒有鏡子,看到自己的動作,無法進行自我糾正和調整。同時,鏡頭限制了教師的動作示范,鏡頭太近,示范看不全,看了腳看不到手,看了手看不到身體的韻律。鏡頭拍全身,又看不到局部的變化。教師只能用語言糾正學生的動作,而學生無法快速領悟,平時在教室里幾分鐘搞定的舞蹈組合,通過網絡學了半個小時,且沒有達到好的效果。
這樣的網絡授課使教師和學生都身心疲憊。大家想要認真學習,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新模式網絡教學與常規課堂的區別在哪里?常規課堂中沒有出現過的這些問題,在網絡教學中要怎么去解決?要怎么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這些問題不解決,網絡舞蹈教學的實效性則難以提升。此時,教師需要通過在網上征集意見,分析學生學情,找學生助教團電話會議收集建議,找基礎薄弱的學生了解他們最大的困難……在進一步的交流中,調整教學方向,逐一攻克問題。
(一)教育資源豐富,調動學生學習情緒
和學生進行思想溝通,鼓勵他們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網課能很好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傳統教室教學,老師只有一人,而在教育資源豐富的網絡中,全國業內精英、海內外經典案例都可以為教學服務。
(二)充分利用網課同步分享優勢
平時教室里沒有多媒體設備觀看和分析優秀的作品,而網絡課堂上可以分享與教學緊密聯系的優秀作品,將章節中會遇到的動作、舞段在舞蹈作品中進行講解,分析舞蹈與舞美、燈光等的關系。通過直觀的觀看,學生更能產生共鳴,不但對民族舞舞蹈風格和舞蹈形象有進一步認知,同時還提高舞蹈賞析能力。學生欣賞優秀的作品時熱血沸騰,恨不得站起來跟著跳,學習興趣和態度逐漸回歸。
(三)提升教學針對性
在學到對應章節的民族舞蹈時,從背景、音樂、服裝、道具等方面分析優秀舞者的代表作品,講解典型動作。學生的課后作業方式也進行了靈活的調整,除了上交練習視頻和做題外,還要在討論話題中跟帖回復自己收集的資料。學生在討論區能夠看到其他同學收集的關于這個民族的服裝、建筑、美食、風土人情等,使學生知識面得到了極大擴充。在學習中外代表性舞蹈這一課時,學生對蒙古族、藏族、傣族有了深入的文化了解。通過觀看優秀舞者的代表作品,學生想要學習優秀作品的熱情更加高漲。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生從最開始學動作分不清教師的左右、前后方向,到后面輕松駕馭左右轉圈、前后進退,學生們表現出了超強的適應力。通過一次一次的作業檢查,從開始羞澀于對著鏡頭跳蒙古舞手位組合,到自信地跳出西班牙手位舞姿組合,學生的改變證明了網絡教學的有效性。
二、多維度的教學模式有效結合
在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學平臺上,筆者把翻轉課堂的章節比例增設到了70%。針對部分難度較大的舞蹈組合,教學設計為:翻轉課堂預習→第一輪交視頻作業(教師批閱總結問題)→教師直播講解作業問題,分析重難點→學習通添加教師示范重難點視頻→第二輪作業。針對理論知識,教學設計為:討論區跟帖回復知識點→考試(或作業)→直播講授理論分析作業難點。
翻轉課堂在課程中的運用:針對一些重難點動作,提前錄音頻和視頻,并在視頻資料中加入講解和重點動作的細節示范,如單一腳的動作、單一手的動作等。學生在課前對內容進行預習,能夠彌補在直播課程中無法展示的細節,也能減少網絡直播課中的講解時間。直播課中,進入查漏補缺和檢查階段。翻轉課堂的運用,極大地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突破了教學的空間和時間限制,使得教學從有限的課堂延伸到了學生的課余時間,甚至有家長通過學生轉達,感謝形體老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能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里動起來。
翻轉課堂在此次網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便于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的預習、課后鞏固、周邊知識的收集等。任務點的完成率為100%,視頻學習反芻比有的同學超過了600%。
三、網課中的創新實踐教學
“互聯網+”的新時代,從前在教室中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隨時可能成為網絡話題,網課讓老師都成為了主播。各種短視頻平臺讓舞蹈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舞蹈愛好者,趁著這陣東風,在網絡上一炮而紅。“造星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明星。
作為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有著豐富的鏡頭感和表現力,那么為何不讓學生走向互聯網呢?于是,筆者把班上同學分為兩組,一組是傣族舞,一組是命題“疫情當下的創意舞蹈”。首先教學生掌握大環境的選擇、構圖、服裝的搭配、舞蹈與鏡頭的關系;之后,同學們開始上交創意,創意通過后,就開始編創初稿動作;經過一輪輪修改后,最后進入拍攝和剪輯階段。當然,必須在當地疫情防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在戶外完成各自的視頻創作。
在戶外,同學們面對的挑戰更大,如路人的圍觀、被人驅趕等等。南方是三十多度高溫,北方是幾度的低溫,有的地方下著雨,有的地方刮著風。環境多變,但不變的是他們婀娜的身姿、自信的眼神、穩健的步伐。所有的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你若有備而來,機會則不會負你。我們“自娛自樂”,把有限條件發展到無限創意,把困難變成進步的基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此次網絡教學有效解決了時空限制問題,新的教學模式還極大地促進了教學過程的改進。“互聯網+”背景下,可能會催生出新的舞蹈教學平臺,以及新興的相關職業。就像網絡主播一樣,大學生未來從事網絡舞蹈教學平臺的就業,不但能夠滿足人們對于舞蹈學習的需求,也能夠擴大舞蹈的社會影響力。可以說特殊時期的網絡教學,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不可估量的新就業趨勢和教學的多維度發展模式。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中,網絡教學能夠實現我國舞蹈教育的信息化、國際化,更能擴大舞蹈愛好者的受眾面。
參考文獻:
[1]柳琳.網絡教學平臺舞蹈類課程概述[J].藝術科技,2019(3):97.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