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誠
摘 要: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社會的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攝影從一開始就被納入現代文化的范疇,其不僅能夠豐富群眾文化,還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具趣味性。文章從攝影藝術對群眾文化的作用出發,對二者之間的聯系進行系統分析與深入探討。鏡頭是一雙永恒的眼睛,它可以記錄社會的變化與發展,記錄時代的變遷,記錄人的喜怒哀樂,記錄美好瞬間,攝影的普及表明群眾文化與人們的生活相交融,并以人為文化載體進行群眾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關鍵詞:攝影藝術;群眾文化;審美
一、攝影藝術對群眾文化的作用
(一)驗證歷史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過去人們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來進行語言表達,隨著文明的發展,從開始的語言表達演變為后來的文字與語言共存,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了一些新的方式,這讓后人更好地了解歷史、認識歷史。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簡單、便捷的方式和工具被創造出來,攝影以寫實的方式,替代傳統寫意的方式。攝影科技時代的重大發明,通過電子設備的運用,將事物快速、準確地記錄下來,并可以清楚地記錄時間和地點,直觀具體,簡單方便。雖然繪畫也可以對一些事情進行描述,但是準確性不高,對技術要求較高,需要培養出一些專業人員。攝影深受大眾喜歡,人們可以用最快捷簡單的方式記錄生活,更具真實性和完整性,且攝影留下的作品容易保存,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保存歷史信息,讓歷史信息隨著時間的流逝仍然保留最真實的樣子。
(二)民間文化的傳承性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推動著世界的發展,這種趨勢雖然使文化日益進步和發展,但經濟給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造成很大的影響,經濟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有制約作用。人們可以通過攝影技術更加直觀具體地記錄民間故事,然后將作品上傳至網絡,在互聯網平臺共享,很多不同地方的人可以更加直觀地欣賞地域文化的魅力,發展和傳承這種民間文化。群眾范圍擴大了,這種群眾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各大媒體通常通過攝影來進行采訪,使報道更加真實與完整,以充分了解群眾思想,加快文明的傳播速度,擴大交流范圍。我國文化底蘊豐厚,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攝影材料,涵蓋宗教、服裝、建筑等方面,這也是一種文化素材,我們通常可以通過攝影作品來進行此類文化的傳播,可以將實物轉化為圖片,對其基本特征進行記錄,加深人們對這些作品中實物的認知與理解。很多東西我們平常是很難接觸到的,因此,圖片比語言和文字更具直觀性,我們可以利用圖片,將文化完美地呈現出來,并且表達一些感情,這種別具一格的視覺感受可以豐富人們的想象力,擴展思維空間,指導日常創造力的發展。
(三)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遇見美好的事物時通常選擇拿起相機,記錄下美好瞬間,將美好的事物變成永恒的存在。攝影可以定格生活、記錄歷史,攝影藝術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和真實性。照片可以代表一種藝術審美,不同的時代對照片的要求不一樣,所以人們對美的追求和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對照片的評價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而人又根據自己的見識,受教育的程度,人生觀、價值觀有不同的見解。評價是沒有固定答案的,且多數人對藝術的審美并沒有達到專業的水準,而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大眾可以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對生活進行多樣化描述,發散思維,增強創新意識,擴展想象空間,對攝影作品內容進行創新與延伸,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對生活投入豐富的情感。
二、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策略
(一)提升群眾攝影興趣
攝影技術的普及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影響深遠,為了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有關部門需要大力配合,做好平時群眾的攝影興趣培訓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貼近,豐富日常的接觸形式,讓形式多樣的攝影作品激發大眾拍攝的興趣,只有將興趣帶起來,才可以活躍氛圍,增強主觀能動性,激發創造力。利用群眾對攝影的興趣,創作出更多有內容的作品,提升作品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文化建設的進程。
(二)加強攝影知識、攝影技能培訓
攝影藝術建立在優秀的作品上,如果要在群眾中普及,就要對文化工作者進行專業培訓,使其掌握過硬的攝影知識和技巧。擁有很好的攝影素養,可以加強人們對行業的信心和熱愛,因為作品是需要被看見的,如果能夠充分掌握攝影技能,那么創作出的作品必然是令人稱贊的。為了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可以不定期舉辦一些培訓活動,邀請攝影家們進行作品的專業分析和經驗交流,也可以組織一些專業的學習活動,引導攝影者去專業機構進行系統學習,提升攝影作品水平,然后深入生活進行拍攝,將理論和實踐相融合,提高自身攝影水準。
(三)完善網絡體系
網絡傳播成為當下最便捷的傳播方式,具有實效性、廣泛性,很多活動都喜歡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廣,攝影藝術也是如此,不可能對每個群眾個體進行宣講,如果要大范圍普及攝影藝術,不能搞簡單的線下活動,必須結合線上宣傳。建設群眾文化網絡體系為攝影藝術普及的重要方式,我們可以從街道、社區出發,組織一些線上交流活動,創建交流群,將對攝影藝術有興趣的朋友們聚集在一起,促進溝通交流。在不同區域設立文化交流站,開展線上會議,便于開展攝影活動,通過攝影交流,擴大人們的社交范圍,更加有利于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在線上隨時進行分享與更新,發布消息通知,然后定期舉辦一些攝影展和攝影交流大會,攝影展要選好時間,最好在小長假舉行,增進一些攝影愛好者的交流。對于想學習攝影的一些新朋友來說,這也是一個實際接觸和面對面交流攝影的機會,可以學習一些實用技巧。
(四)利用景觀資源
景觀資源分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在群眾文化的推廣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針對二者的特點定期開展一些文化活動。景觀資源是最好的攝影素材,攝影愛好者們可以利用景觀隨心所欲地創作,記錄生活的瑣碎與美好,利用鏡頭定格瞬間。一年四季,各地景觀皆不同,有繁華熱鬧的街市,有溫柔婉約的漁水人家,有明媚的春光,有皚皚的白雪,這都可以被利用并創作出很好的作品。拍攝的過程中,如果需要深入戶外,必須以安全為前提,選擇合適的地方。在活動結束后,可以通過比賽展覽多種形式進行作品表達,讓作品更加貼近生活,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好的作品代表攝影者的能力在不斷提高,作品中的專業性也是一種凝聚力,可以很好地激發大眾的興趣,讓人有了解的欲望,增加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對群眾文化的推廣。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加上現在網絡技術的發達,人們在家就可以知曉天下事,可以看盡美景,體驗不同的文化,所以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希望通過各種方法去記錄生活,這是時代的進步,傳統的藝術形式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娛樂效果,但無法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相機已經成為人際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代表一種娛樂方式,在文化的傳播過程,可以通過攝影藝術來發展文化,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在這個過程里,我們需要對文化的傳播有一種使命感,熱愛攝影藝術,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去感染他人。培養自己的奉獻精神,提高自身素養,多學習交流,提升自身的藝術感,用良好的經驗去發揚攝影藝術,使其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發揮作用,從而使群眾文化更加順利發展,讓人們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
參考文獻:
[1]楊震.試析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10):306.
[2]林建偉.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創新途徑探析[J].藝術科技,2019(6):189,222.
[3]張燕方.淺談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4):101.
[4]安滌非.淺析攝影普及對群眾文化的推動[J].赤子(上中旬),2016(1):63.
[5]許琳.小議攝影藝術與群眾文化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8(5):10.
作者單位:
武威市涼州區文化旅游產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