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

【內容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提升,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發展需求,合理的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數學?應用
前言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建立在探究式教學基礎上的教學手段,其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實現知識探索、構建。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實施,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能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具有良好的實施價值。
一、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法具有諸多優勢,其主要表現在:(1)小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良好的表達能力是學生綜合發展的必要技能,特別在初中這個特殊的時期,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能讓學生更好的表達自身想法、觀點,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傾聽,強化了學生實際表達能力。(2)強化學生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組的合作探究任務,需要充分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學生會在交流中充分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效果。(3)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是以自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式講解,整個課堂氛圍十分沉悶,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需要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掌握相應知識,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相應指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劃分小組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唯一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掌握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而學生則是被動的聽從教師指引,教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強,這就會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極大影響。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這也要求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思維,充分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的優勢,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引導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合作探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知。對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時,需要結合班級中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注重組內成員的互補,保證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得到全面發展。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注意將小組成員控制在4~6人,并選出相應的組長,明確小組中各個成員的職責,確保學生可以更好的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2.小組合作預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之前,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數學能力,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前預習。為了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積極的參與到預習中,教師可以為各組布置不同的預習任務,這樣學生就會更好的參與到課前預習中,同時還會在預習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討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引學生探索“平行線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千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任務,主要包括:(1)說出判斷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方法;(2)對下圖1中每個角的大小進行測量,同時列出圖中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3)說出圖1中的同位角、同旁內角、內錯角之間存在什么關系;(4)將平行線的三個性質總結出來,并嘗試利用性質1對性質2、3進行推斷。在初中數學教學之前,教師通過為各組學生設置這樣明確的預習任務,會讓各組學生的預習活動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教師在進人課堂后,可以通過隨機提問學生的方式,判斷學生預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現實情況,對課堂教學內容、重點進行調整,以此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
3.小組合作探知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教學狀況,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探索,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預習狀況出發,設置相對應的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可以對問題展開分析、探索、合作學習,最后各組學生需要派出代表,將自己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而教師則需要根據各組學生的探究情況,來判斷學生的合作探究質量。在數學課堂上,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增強了學生課堂參與度,這對于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提升有極大幫助。
例如教師在指引學生探索“全等三角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進人課堂后,利用多媒體,展示出相應的全等三角形模型,讓學生可以說說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物體都是全等三角形,以此調動學生的熱情,同時也讓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初步了解。接著教師指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等理論知識,在學生探究結束后,教師可以給出學生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將其解決:
(1)已知△ABC當△DEF,A、B角分別是70°、50°,BF=4,EF=7,問LDEF是多少度,CF邊長是多少?
(2)已知△ABC?△ADE,其中LB和么D均為25,LCAD與LEAB分別是10°、120°,問LACB是多少度?
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通過作圖、思考,可以發現,第一個問題主要是對全等三角形性質的應用進行考查,而第二個問題則是對三角形內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綜合應用情況進行考查。學生通過實際解題分析,就會進一步加深對全等三角形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靈活的應用全等三角形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4.小組合作鞏固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單純的依靠教師課堂引導,是很難保證學生的高效學習,還需要強化學生課后鞏固練習,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在實際中,由于學生之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發展,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鞏固訓練,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取長補短,逐步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有助于學生學習素養的提升,因此,在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實際,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指引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紅.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新課程,2017(2):55.
【2】蒲麗紅.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7(85):82.
【3】陳鳳桃.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6):119.
【4】漆翠霞.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好家長,2018(17):150.
【5】金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10):87.
【6】王加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中華少年,2019(13):268.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