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蕓
【內容摘要】在家庭教育中,父親這一角色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但在具體的家庭教育中,受到多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父親“角色缺失”的現象,嚴重制約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據此,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父親教育的回歸,以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本論文立足于家庭教育,對父親角色缺失現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父親教育回歸策略。
【關鍵詞】家庭教育?父親?角色缺失?現象?對策
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家庭教育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對此,從“養不教,父之過”中,就可窺見一斑。但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出現父親角色缺失的現象,以至于家庭教育效果不佳。據此,必須要對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缺失的現象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才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父親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一、父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這一角色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性格、價值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具體來說,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重要性集中體現在:(1)心理: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父親天性、理性思維的影響,不會出現溺愛孩子的現象,還會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促使孩子更加理性,對事物具有理性的判斷能力;(2)生理:在家庭教育中,通過父親角色的回歸,可在孩子的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促進孩子的發育。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能力弱、憂慮、依賴性強等弱點;(3)行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長期與父親為伴,不僅拓展孩子的活動范圍,同時也促使學生在社交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社交技能、積累了社交經驗;(4)情感:在家庭教育中,通過父親教育,可促使學生在探索活動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進行鍛煉;(5)性格:在家庭教育中,通過父親這一角色,可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性格,并學會長遠看待問.題,進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二、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缺失”現象分析
1.父親“角色缺失”現象
在現實家庭教育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父親角色存在嚴重的缺失現象。結合一些調查數據顯示: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失父教的人數約占據60.7%左右;認為孩子教育中,父親教育不缺失的僅僅只有13.0%;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這一問題的調查中,約有46.9%選擇了母親,而選擇父母分擔的約為28.7%,僅僅有13.0%左右的人選擇了父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僅僅占據22.2%;在孩子生活中,父親承擔的教育僅僅占據6.6%;在親子活動參與中,父親參與的僅僅占據22.3%左右;在孩子陪伴中,父親所占據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嚴重的缺失現象。
2.原因分析
在研究中發現,導致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現狀,其原因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即:一方面,社會原因。受到傳統社會因素的影響,傳統的“大男子主義”現象依然十分嚴重,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其角色常常是家庭保護者、家.庭經濟提供者,是家庭中的“頂梁柱”。在這種情況下,父親角色的中心常常選擇在家庭的邊緣處,而忽視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從家庭因素進行分析。在現有的家庭成員中,女姓受到其“溫柔、善解人意”等優秀品質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受到當前女性地位的崛起,無論是學歷還是收人,都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并受到母體與子女之間的緊密血緣關系影響,使得母親在家庭教育中呈現出天然優勢。因此,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出現了嚴重的父親教育缺失現象。
三、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回歸”的策略分析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父親的教育觀念直接決定了父親的教育行為。因此,要想促使父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并積極樹立一個正確的、先進的教育觀念,充分意識到父親這一角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在樹立正確家庭教育理念的時候,父親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并且這一影響是終身的,會對孩子的一生成長產生深刻的、不間斷的影響,進而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
2.加強陪伴,改善親子關系
在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父親在孩的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是目前多數父親常常由工作時間比較忙,忽視了孩子的陪伴,以至于家庭教育缺失。據此,在促使父親角色家庭教育回歸的過程中,父親不僅要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要盡可能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相處,全面加強學生的陪伴。只有與孩子進行長時間的陪伴,才能在了解孩子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引導孩子,進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加強父親在家庭教育回歸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嚴父”角色,改變傳統父子之間的隔閡狀態,以更好地緩和親子關系。具體來說,在改善親子關系的時候,父親必須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僅要嚴格要求孩子,還要對孩子所犯下的錯誤進行寬容。同時,父親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改變傳統高高在上的態度,而是放下身份,與孩子推心置腹,成為孩子的朋友,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并樹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3.掌握先進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以往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常常遵循“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動輒就對孩子進行強制性教育。但是在這種傳統的家庭教育方法下,不僅無法提升家庭教育效果,還極容易在教育的過程中,破壞親子關系。據此,在促使父親角色回歸的時候,父親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方法,還必須要充分借助多種途徑收集相關的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書籍、網絡、與其他家長交流經驗等,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以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另外,在具體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應充分發揮父親的榜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者,嚴厲要求自己,并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進而更好的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最后,在加強父親家庭教育的時候,父親必須要明確家庭教師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內完成。父親在加強家庭教育的時候,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充分結合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對其進行科學、合理解決,進而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4.轉變家庭分工現狀
在傳統家庭教育中,受到當前家庭分工模式的影響,以至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確實的現狀。因此,在促使父親家庭教育回歸的時候,必須要對傳統僵化的家庭分工模式進行轉變,使得父親認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而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據此,必須要弓導母親積極參與到社會中、職場工作中,以改變其局限于家庭的現象。同時,還應該弓導父親意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并積極承擔其這一責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親這一角色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但就當前而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導致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據此,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轉變家庭分工現狀、加強陪伴,改善親子關系、掌握先進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促進父親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
【注釋】
①虞積強.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回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25):38-39.
②高籽鈺.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回歸策略【J】.新西部,2019(03):145+142.
③張瓊、鄭倚天.父親角色對家庭教育影響的實證分析【J】.青年探索,2017(06):62-70.
④郭雄.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回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265-267.
⑤耿銀平.家庭教育父親角色不能缺位【N】.光明日報,2016-11-01(002).
⑥林存敬、薄同嬌.家庭教育中父親缺位現象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5(10):139-140.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規劃課題《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缺失”現狀及問題研究一一以白銀市平川區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X036。】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