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柱
摘要:新聞事業的發展,記者在熒屏上的出鏡率越來越高。出鏡記者現場報道為常用形式之一,在現場出鏡記者地位明顯。本文對出鏡記者相關內容加以敘述,從報道現場、探訪現場、評論現場三方面闡述其在電視現場報道中存在的作用。
關鍵詞:出鏡記者:電視:現場報道:作用
電視報道方式、技術等快速發展過程,現場報道是較為先進報道形式之一,在電視報道當中取得重要地位。報道過程,出鏡記者作用十分重要,能夠為受眾傳遞出現場的最新信息,還能展開實地報道,并對新聞事件展開評論,深化報道內涵,使新聞內容走進人心。
一、出鏡記者概述
電視報道中,現場報道為常見形式,出鏡記者主要負責為觀眾播報新聞內容。作為現場報道中重要部分,出鏡記者需要展示自身主觀能動性,以生動的話語向觀眾傳達事件內容,讓受眾感受到事件的真實性。從某種角度來講,出境記者不僅是新聞現場的采訪者和報道者,同時也是現場目擊者、參與者。在多種身份下,顯示出出鏡記者地位的重要性,其作為重要紐帶將事件、觀眾聯系起來。現場報道常要求記者解說和播出同時進行,呈現出事件實效性,展現新聞生動性。報道現場可能存在多種突發性問題,因此,對出鏡記者應變能力要求較高,要能夠靈活掌控報道節奏。
二、出鏡記者在電視現場報道中的作用
1.報道現場
在電視節目中,常可發現出鏡記者在某條新聞起始報道的部分出現,展開現場導報。此時,記者發出的聲音、提供的信息全部源于新聞現場,因此,報道現場為出鏡記者作用表現之一。實際上,記者出鏡這種報道形式可能產生某些問題,當出鏡記者、播音室主持人產生先后報道行為時,若節目編排不合理,就會導致報道重復。因此,在編輯電視節目過程為保證節目整體連貫特點,需要合理選擇是否保留記者出鏡段落,同時也對出鏡記者水平方面提出較高要求。記者在現場報道時,需要找準新聞內容的切入點,對事件展開深入、詳細地描述,而不是簡單的導語重復。出鏡記者不但是外景主持,更是帶著疑問在現場采訪的記者,因此,需要具備強大的“眼力”,能夠快速捕捉到現場重要的新聞點,此新聞點必須通過出鏡記者才能強化和突出,實現增色新聞現場報道的目的。
當前,央視新聞聯播在新聞報道當中,所有的出鏡記者能夠較好地把握現場報道過程,無論是報道“時效新聞”,還是像“一帶一路”類系列類型報道,參與現場出鏡的記者具有明確的目的,能都對現場總體把控,同時編輯過程選材精準。對比而言,地方電視臺在展開新聞報道過程,部分出鏡記者在新聞現場的現場報道能力方面有待提升,無論捕捉新聞點,還是現場語言表達,或者后期編輯等能力均有待提升,可能導致語言、行為等失當問題,對公眾媒體的形象造成影響。
2.探訪現場
出鏡記者還具有探訪現場的作用,其能夠引領觀眾對現場進行實地探訪,讓受眾直觀觀察新聞事件。與此同時,現場探訪也是當前新聞節目常用手段之一,此時出鏡記者能夠充分利用現場優勢,強化新聞的現場感,打破傳統單一報道方式。通常專題節目常使用探訪的方式報道現場,在考古、旅游和探險等節目當中也是屢見不鮮。在電視報道當中,出鏡記者使用這種報道方式較少,原因為此報道形式可能受到記者自身素質、報道題材等方面的限制,同時新聞報道篇幅相對有限,因此較為少用。但是隨著記者隊伍逐漸壯大,新聞采訪過程綜合能力強的專業記者越來越多,新時代的出鏡記者“四力”較強,為現場報道增加了諸多色彩。
探訪形式常應用在“重大事件”、“考察現場”、“事故現場”等報道中,并且人們對節目內容關注程度較高。如:“北京怎樣接待一帶一路峰會?”“地震、火災等事故現場救援情況”“珠峰科考隊怎樣生活?”等,以上新聞難以使用客觀語言或者程式化鏡頭展開描述,此時可選擇出鏡報道,由出鏡記者深入現場,掌握價值信息,和受眾分享細節、觀察物件,面對鏡頭將事件清晰的邏輯展現出來,在現場環境的襯托下,為觀眾帶來強烈感受,發揮現場報道的優勢。
3.評論現場
出鏡記者評論現場的作用通常體現在直播節目當中。在直播現場當中,信息源由兩部分組成,其一為現場事件的具體內容,如“重大體育賽事”、“閱兵儀式”、“慶典活動”等,這些活動程序嚴謹,內容豐富,觀賞性十足,但是電視畫面使用的是共用信號,各大媒體共同使用,能夠提供的信息量相似,此時現場報道難以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其二,各大電視媒體會指派記者前往事件現場,為觀眾提供獨家報道,這是獲取觀眾眼球的關鍵。當前重大事件使用常使用現場評論、共用信號兩種報道方式,演播室接收“雙路”信號,加上出鏡記者對事件的評論,為受眾呈現出立體化的現場空間,展現事件細節。
三、結論
總之,在電視現場報道當中,出鏡記者地位十分重要,其利用職業魅力能夠吸引受眾關注新聞,以專業能力為受眾報道出鮮活的新聞信息,并對新聞事件精準點評,保證現場報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