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繞
摘要: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相比,使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教學場所與工作情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相互融合與相互促進,使培養人才過程中的各種局限問題、弊端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值得各大職業院校和專業教師及時引進并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本文針對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及相關實施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策略
在職業教育中,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尤其對于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而言,有效改善了以往那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問題。但是,由于這種教學理念引進的時間較短,相關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有必要針對其實施策略進行持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逐漸摸索出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使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效率獲得全面提升。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
伴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在當前的汽車運用與維修行業當中,包含著眾多的職業崗位,例如汽車機電維修、汽車美容與裝飾、汽車車身修復、汽車鈑金噴漆、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等。而這些用人崗位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和能力素質要求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對此,需要教師針對相關崗位需求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定崗、定向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將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打造成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型人才。
二、結合現實需求設置課程體系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有效推行,離不開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對此,學校要與汽車企業之間建立起戰略合作關系,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之間要形成合力,通過聯合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充足的條件。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由學校牽頭,與企業之間共同商討出一個科學、長效的合作運行機制,完成現代學徒制的頂層設計。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針對傳統學科模式和課程結構進行相應的優化改革,結合校企合作的相關流程制訂課程安排,在課程結構中加大實踐操作環節的教學比重,在優化普遍性和基礎性教學內容的同時,融入時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每一名學生的內在潛力,推行因材施教和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
三、制訂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規劃
當新生入學之后,第一學年的主要是在校內進行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期間配合教學內容開展一些模擬演練。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校可以從企業邀請一些優秀技師和一線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教育,使學生能夠盡早了解汽車運用與維修行業的現實情況,對接下來的學習生活進行步調上的調整。必要時,學校還可以安排學生深入企業當中進行實地考察、觀摩,幫助學生建立起專業意識;從第二學年開始,即可在專業教學中正式導入現代學徒制。在這之前,需要先對學生進行分組,通過以每組8-10為宜,之后視情況給每個小組布置一些學習任務或者課題研究任務,讓學生帶著這任務深入到企業當中進行現場實習。當企業接收到學生以后,需要給每組分配一名師傅,負責對學生的現場實習過程進行統籌管理,同時將自身的專業技術傳授給學生,使其獲得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在學生實習的過程當中,學校教師要輔助師傅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確保現代學徒制的順利實施;在第三學年第一個學期,還需要持續開展一個時期的學徒制教學。但在此階段,學生需要從原來的觀摩學習升級到頂崗實習,企業師傅要逐漸培養學生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為其接下來的畢業考核和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創造前提條件。
四、對評價機制進行優化改革
在實施現代學徒制這一人才培養策略的過程中,不論學校還是企業都是本著互利共贏的理念與初衷進行合作。學校借助企業為學生提供的實習機會,使教學成效和學生綜合素養獲得雙向提升,而企業通過學生輸送過來的大批生源,可以從中挖掘出更多有潛力、有思想的優秀人才,如果將他們吸納到企業人才隊伍當中,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用工難題。在這種背景之下,不論是學校、企業還學生本身,都會加大對考核環節的重視程度。這就需要中職學校和教師針對原有的考評機制進行優化調整。使考核內容更加貼近社會要求,豐富考核的形式與手段,使考核結果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在考核方式上,除了保留傳統的筆試、口試、現場操作、實踐作品等方式以外,還可以加入過程性考核,將學生在學徒過程中的表現和態度全部記錄在案,最終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考核結果。這樣不但提高了考核結果的說明力,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教學成果的最大化。
五、結論
現代學徒制是在傳統學徒制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1當中,除了對傳統學徒制的精華部分進行保留以外,更多的是結合汽車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真實的崗位需求,實施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人才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更為整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