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恩
摘要:中國歷經五千多年的歲月,所創造的傳統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小學階段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能幫助學生創設一個更為完善的精神世界。本文基于這樣的背景,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進行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經過時光的洗滌后煥發出新的生氣與活力,其自身所存在的糟粕也被時間慢慢洗滌,而語文作為人類文化傳承上的重要載體,擔負著為人類的未來繼往開來的作用。由于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加深,因此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的迸一步滲透。
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讓閱讀融于學生生活之中
由于語文教學的特點,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熏陶作用,而根據語用理念的概念,教師要在閱讀環境的幫助下對學生進行引導,將教學擴展到課堂之外。我國各種優秀著作琳瑯滿目,優秀讀物也不計其數,教師可以在課下為學生推薦適宜該年齡階段的讀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閱讀,并與家長達成有效共識,幫助孩子進行閱讀。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草船借箭》時,在上課前,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先對文章內容進行一遍粗略的閱讀,從而通過學生第一遍的自我閱讀,能夠使文章中的大概內容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印象,為接下來教師教學的展開奠定一定程度上的基礎。接著在教師開始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有關“草船借箭”的影視化作品,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老師相信大家都有認真完成老師在課前布置的作業,對文章的大概內容已經有著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我們正式開始上課之前,老師想先給大家放一段視頻。大家要注意仔細看哦,在視頻播放完后,老師會有問題問大家?!睆亩ㄟ^這樣的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為教師之后教學的展開埋下伏筆。接著教師再將文章的相關內容向學生進行講解。在講解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對《三國演義》這一中國名著進行閱讀,并且教師要通過抽查提問的方式,增強學生閱讀的認真程度,不會產生由于教師不設置要求,學生不進行認真閱讀的狀況。
二、從學生自身出發,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新媒體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新媒體設施在教學課堂上的使用頻率日趨增高,這對于教師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教師在利用新媒體設施更好地教導學生之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學習,掌握各式新媒體設施的使用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課件的設計,將沉悶的文字幻化為生動靈活的圖像在學生的眼中留下痕跡,從而在心中留下印象。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梅花魂》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幻燈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不同時節有關梅花的模樣。接著教師可以借用文章中所描述的墨梅圖,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想象。通過學生自己的想象,去對祖父的墨梅圖有著一定的認知。同時通過學生自己的想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在學生思考完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學生進行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時以激勵性的動作和交匯的目光,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在學生分享完成后,教師可以將自己找到的墨梅圖,和學生進行分享。在教師進行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梅花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向學生進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不斷運用中國古代優秀文化中所包含梅花精神的詩句或文章,向學生進行講解,同時教師可以不斷加強學生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進行分享所關于梅花的相關內容。繼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教師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推動教學效率提升。最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后作業,讓學生去收集有關蘭、竹、菊三種物品背后所蘊含的深意,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深度。
三、教師加強教學質量提升,帶動教學形式多樣化
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教師教導的主要方法,語文教學主要是由讀寫構成?;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多針對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培養,而根據語用理念的概念,要求教師在自身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身語言技巧,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在學生心中營造出具象化的環境,使學生能在教師的表達中產生更大的聯想空間,從而充分發揮自我成長的空間。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金色的魚鉤》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文章進行閱讀,接著教師可以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從而進行小組劃分,繼而在小組劃分好之后,讓學生自己去劃分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在角色劃分完后,接著由學生自己去進行演繹,通過將文章中的對話,一句一句進行表達,除了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外,還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當時背景下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的精神。最后在學生演繹完成后,教師可以接著借用老班長的精神,將中華民族中的偉大思想內核向學生進行講解,并更多地以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解,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傳統文化對學生成長的幫助。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成長而言,在教師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下,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而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塑造了正確的方向。而從教師自身的角度出發而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的質量,同時為教師 教學競爭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 上奠定了基礎,推動教師教學在新課改下的健康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長東.淺析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融入[J]才智,2020(5).
[2]楊衛衛.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2).
[3]火元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21).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