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強
【摘 要】目的:分析在治療肱骨近端骨折術后肩功能康復中行運動療法的最終效果。方法:利用分組研究法對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術后患者進行詳細分析,其中對比組患者(n=40)行常規康復療法,觀察組患者(n=40)在對比組基礎上行運動療法,對比兩組患者最終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肩功能恢復情況好于對比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結論:在治療肱骨近端骨折術后肩功能康復中行運動療法的最終效果顯著,故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肱骨近端骨折;肩功能康復;運動療法
【中圖分類號】R68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肱骨近端骨折是各大醫院骨科中常見性疾病,該疾病占據全身骨折發生率的5%。在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疾病中常見的方法就是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但是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會對其附近的肩關節功能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若患者未接受科學有效的早期功能訓練,會導致患者可能會出現關節萎縮或關節僵硬的現象[1-2]?;诖耍疚膶χ委熾殴墙斯钦坌g后肩功能康復中行運動療法的最終效果進行詳細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分組研究法對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術后患者進行詳細分析,每組患者40人。其中對比組患者行常規康復療法,該組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9人,年齡范圍在20-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8±1.36)歲,有15人因車禍造成骨折,14人因擠壓傷造成骨折,11人因墜落傷造成骨折;觀察組患者在對比組基礎上行運動療法,該組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22人,年齡范圍在21-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98±1.42)歲,有13人因車禍造成骨折,15人因擠壓傷造成骨折,12人因墜落傷造成骨折。
注: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腎臟等重大臟器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精神障礙或語言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已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且本次實驗已經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認可?;颊叩囊话阗Y料均無明顯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組患者行常規康復療法,患者術后接受被動運動鍛煉,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學會利用健康肢體帶動患肢進科學運動,例如:鐘擺鍛煉等。另外,醫護人員需充分根據患者患肢實際情況進行主動運動,主要包括外展、前屈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比組基礎上行運動療法:
①患者術后第2d醫護人員指導患者行握拳運動練習,告知患者患肢一側的手掌最大程度張開后維持2s,而后再進行握拳練習,重復動作。
②患者術后第3d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腕部關節鍛煉,同時輔助患者行上舉訓練。將腕關節呈現出圈形進行反復活動30下,每天活動2-3次。
③患者術后第2-3周針對患者實際情況是否可以摘取患肢吊帶,針對可以摘取患肢吊帶的患者繼續行上舉訓練,同時自在此基礎上適當行肘關節活動和聳肩練習,每天練習3次,每次堅持30下。
④患者術后第4-6周進行被動前屈訓練以及外側旋轉訓練。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情況,主要從疼痛程度、解剖部位以及功能使用和運動范圍四方面分析,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情況越好。
1.4 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0.0,其中使用()進行計量資料兩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情況對比,結果用t檢驗;用[n(%)]進行計數資料對比,結果用X2檢驗,如數據差異明顯,P<0.05說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疼痛程度評分為(31.05±1.16)分,對比組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疼痛程度評分為(27.62±1.63)分,對比T=10.8432,P=0.0000<0.05;觀察組解剖部位評分為(9.07±0.26)分,對比組解剖部位評分為(7.45±0.62)分,對比T=15.2396,P=0.0000<0.05;觀察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功能使用評分為(27.65±2.05)分,對比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功能使用評分為(22.16±2.25)分,對比T=11.4072,P=0.0000<0.05;觀察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運動范圍為(22.53±0.99)分,對比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后運動范圍為(18.70±1.05)分,對比T=16.7851,P=0.0000<0.05。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接受訓練后肩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對比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3 討論
近年來,運動療法已經在軟骨組織受傷以及腦性癱瘓術后患者康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且也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根據國內相關學者研究表明,患者行肱骨近端骨折術后由于受到長時間的運動限制,加之長時間缺少運動,從而導致其可能會發生關節僵硬以及關節活動受限等問題。運動療法主要是應用運動學和生物理學的一種肢體功能訓練,應用運動方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緩解患者神經粘連現象,從而促進患者肩關節恢復健康[3-4]。
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肩功能恢復情況好于對比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由此可見,在治療肱骨近端骨折術后肩功能康復中行運動療法的最終效果顯著,患者接受治療后肩功能恢復情況良好,且患者最終治療滿意度更高,故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薛曉菲.運動療法對肱骨近端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外交流,2019,26(17):57.
王旭東,邵菲,李高強,等.針刺療法預防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術后肩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1):72-75.
張登峰.肱骨近端骨折術后肩功能康復中應用運動療法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2):278-279.
曾慶,劉毅,陳澤欽,等.肱骨近端骨折術后中醫骨折三期療法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8,37(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