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杰


【摘 要】目的:仔細比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血清生化指標和危險因素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選擇本院自2017-2018年收取的40例NAFLD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并且選擇同樣的例數作為健康對照組,收取兩組的血清生化指標,檢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γ-谷氨酞轉肽酶、三酰甘油以及金屬基質蛋白酶抑制物等,并且進一步的分析NAFLD肝損傷的臨床危險因素。結果: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得知,NAFLD患者整體的血清生化指標對比ALT、AST、TG、TIMP-1、HA、M30、M65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但在HA和NAFLD患者的肝纖維程度比較之間存在對比關系;且M30和NAFLD患者的小葉內炎癥以及脂肪變形及肝纖維化程度之間也存在對比意義,其統計學有顯著的差異(P<0.05)。結論:在HA和M30或可以直接作為NAFLD患者臨床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肝損傷血清生化指標,同時也是作為危險因素的預防指標,值得臨床提高重視度。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生化指標;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脂肪肝疾病時在在很多因素中形成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多會導致肝臟病變,也是屬于一種非獨立性的疾病,會給患者的生命質量帶來很大的威脅。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脂肪肝的疾病也在不斷上升,并且越來越年輕化,現已經排在了病毒性肝炎的后面,位居第二的肝臟疾病。脂肪肝在前期并沒有顯著的表現,但后期的病情會發展很猛烈,然而脂肪肝是屬于可逆轉性疾病,因此,盡早的診斷治療對患者的生命質量有很大的幫助。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取的40例脂肪肝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選擇同一時間體檢的40例作為數據對比。
觀察組男性有19例,女性有21例,年齡為30-70歲,平均年齡為(50.28±2.54)歲;
然而參考組男性有20例,女性有20例,年齡為31-69歲,平均年齡為(50.84±2.64)歲。
2組受檢人員的整體資料沒有差異性,但通過統計學分析確定2組可以進行對比,所有臨床接受研究的患者以及健康體檢參照組的人員,均提前簽署知情書和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在接受采集之前,所有受檢人均空腹下采集靜脈血,以3000r/min 的速度離心10min,分離血清標本。采取臨床中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BK-500)與配套試劑測定參考組和觀察組組受檢對象的肝功與血脂血清學指標[1]。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脂肪肝患者和臨床受試者中的基本資料以及數據分析處理均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在參考組和觀察組之間的數據比較中,所涉及到計量指標均表示為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而檢驗方法均選擇獨立樣本t進行檢驗。若統計值P小于0.05,則代表著兩組差異有臨床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2組的臨床血清學指標檢測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γ-谷氨酞轉肽酶、三酰甘油以及金屬基質蛋白酶抑制物等整體檢測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性很明顯,詳細情況見以下表格。
2.2 對比2組臨床肝功能檢測情況
參考組的肝功能檢測數據要低于觀察組,其足以證明2者之間的差距性。
3 討論
脂肪肝在我國臨床中它的全名式被叫做脂肪性肝病,可以說它是因為多種病因所引起的,為脂肪大量的在肝細胞內聚集具有病理性的肝損傷。由于肝細胞內的脂肪含量超過了這個比重的5%,它的脂肪發生變性時,這種情況便稱之為脂肪肝。據肝內的脂肪含量[2]。目前,肥胖被認為是誘發脂肪肝的主要因素。隨著全球肥胖人口的增多,NAFLD的患病人數持續上升,NAFLD的肝損傷評估和診斷也變得尤為重要。除了肝活檢外,利用血清生化指標對NAFLD進行無創檢測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得知,NAFLD患者整體的血清生化指標對比ALT、AST、TG、TIMP-1、HA、M30、M65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兩組數據有顯著差異;但在HA和NAFLD患者的肝纖維程度比較之間存在對比關系;且M30和NAFLD患者的小葉內炎癥、脂肪變性及肝纖維化程度之間也存在對比意義,其統計學有顯著的差異(P<0.05)。臨床將肝功能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可以作為診斷脂肪肝疾病,并且診斷效果較高,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采用。
參考文獻
邵軍良,李世波,韓明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血清生化指標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2):1763-1765.
張利利,高福來.Betatrophin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預測價值[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8,34(12):2631-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