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善救失是中國傳統教育中的重要原則,同樣也適用于今天的教育教學中。中職教育一直以來處于不重要的位置,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認可,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但職業教育于中職學生而言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對他們的未來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職教育雖不是精英教育,但也可以培養出很多的優秀人才。本文從職業教育教學角度,以學期教育專業為例,思考長善救失的應用。
【關鍵詞】長善救失;職業教育;觀察;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7-0064-02
【本文著錄格式】劉艷敏.長善救失在中職教育中的思考與應用——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課外語文,2020,19(27):64-65.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從實際情況分析,大多數學生是因成績不理想,不能夠進入重點中學學習,或者認為以自己的成績高考無望,而選擇中職學校。所以,大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優秀,在學習上沒有足夠自信,在學習上會出現迷茫。需要教師利用長善救失原則,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揚長避短。本文以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例,分析長善救失原則在職業教育中的思考和應用。
一、長善救失的認識
長善救失出自《禮記·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書的人,就是善于發現并糾正學子的失誤之人。長其善,救其失。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引導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改正、提高、揚長避短。
長善救失的前提應該是學生的自身條件、特點是與之相適應的,如果學生在這方面本身就先天條件不足,那長善救失也就無從談起,長善救失的目的也是達不到的。在長善救失原則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引導的前提是了解學生。教師需要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中觀察、溝通和交流,來了解學生的能力、優缺點、興趣愛好等,及時幫助學生把原本好的東西從錯的地方搬到對的地方。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劣勢和優勢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欲所不足。學生都是有優點、有缺點,有所長有所短。經調查發現,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絕大部分在文化成績上沒有優勢,他們是在中考失利的情況下才被動選擇職業教育,或者因為不想承擔高考壓力而選擇職業教育。但中職的學習跟以往的學習不太一樣,學習科目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文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占非常重要的比重,與他們今后的就業息息相關。
(一)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劣勢
1.文化基礎較差
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在高考無望的情況下而選擇職業教育。以祁陽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例,90%的學生都是被動選擇中職,且學生成績都很一般,基本存在偏科的現象,甚至有部分學生嚴重偏科,有的科目分數是個位數。雖然中職的文化課程比高中知識要簡單,但文化基礎的薄弱,會加大今后的學習困難度。特別是數學、英語等連貫性較強的學科,基礎尤為重要。如果學生一直處于一知半解的階段,學習上是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也不會有學習成就感。
2.學習積極性不高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長久以來的成績不如意,讓他們對學習也沒有足夠的積極性,缺乏耐心和毅力;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厭煩高壓學習狀態,只想輕輕松松混完職高幾年,再加上職業教育沒有升學壓力,沒有固定統一的衡量標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動力。職業教育相對輕松,學生不再每天盯著文化課程,沒有繁重的課程和堆積如山的作業,沒有一月一次的緊張考試,沒有老師天天的耳提面命,更多的是讓學生發展個性,培養能力。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散漫,甚至于不把學習放在心上。
(二)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優勢
1.職業教育有直接的考證壓力,就業壓力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文化知識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是必修課,且與今后的就業息息相關,具有很強的職業導向。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是學生進入教師行業的許可證,面對考證壓力、就業壓力,學生必須學。
2.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性格比較開朗,動手能力較強
學生都是初中畢業進入學校學習,十五六歲的年紀,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喜歡小孩,性格比較活潑開朗,表現力較強。他們在文化成績上不具備優勢,在專業技能學習上都很有積極性。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做到能說會道、能彈會唱、能歌善舞、能寫會畫,專業技能課程舞蹈、聲樂、鋼琴、繪畫、書法和普通話相較于文化課程,趣味性較強,指向性較強,實踐性較強。幼兒園教師要多才多藝,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一專多能,至少要學精一門技能,同時能熟練使用其他技能。
三、長善救失原則的思考和應用
學生是學習中的人,成長中的人。不管成績好壞,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心。對學生來說,老師的關注意味著重視、關心和鼓勵,老師的及時引導、提醒能讓學生幡然醒悟,老師的鼓勵能讓學生奮發向上。中專學生處于15歲左右年紀,正需要老師的關注和關心,需要老師的指導。
(一)文化課程學習上
從2015年開始,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實行全國統考,筆試環節對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面試環節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基礎文化知識是中職學生的弱勢,需要格外重視。從本班的學生來看,文化成績參差不齊,偏科的現象非常嚴重,少部分學生對于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采取放棄的態度,其中在理科類學科上尤為突出。班主任老師需及時了解學生各科學習成績的情況,在文化學習上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學習要求,特別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文化綜合知識會涉及的相關科目。從一年級入學就要對學生灌輸考證思想,提高認識。例如:某個同學數學和歷史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卻一塌糊涂,這時老師就需要用長善救失的原則,給予學生指導。歷史成績的優勢可以延續到語文學習當中來,豐富的歷史知識可以應用到語文寫作中,可以延伸到基礎文學常識中,而這些都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內容,老師可以教師資格證考試為導向,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和歷史成績優秀說明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記憶力不錯,這對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來說都是優勢,老師可以將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作分析,從思想上說服和激勵學生,讓其了解自己的優勢,克服懶惰心理、畏難情緒,積極投身于學習中。
(二)技能課程學習上
舞蹈、聲樂、鋼琴、繪畫、書法等專業技能課程對學生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會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些專業技能課程應用性、實踐性比較強,同時學習多門新課程,學習的過程也不會輕松,對中職學生來說是挑戰、是磨煉。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學習十分重視,每學期會有固定的技能考核,還有聲樂比賽、舞蹈比賽、器樂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書法比賽、繪畫比賽、元旦匯演等等。各式各樣的活動、比賽,既鍛煉了學生能力,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實,今后工作崗位上也能受益。在學習的過程中,班主任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特長與特點,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例如:協調性較好的學生鼓勵她在舞蹈、形體課程上認真學習;音樂感較好的同學敦促她在聲樂、器樂上多下功夫;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組織她們勤加練習普通話,積極參加演講、講故事比賽;等等。對于能力不突出的學生,可以通過性格分析、特點分析,指導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同時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以優帶差,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力求達到一專多能的目標。讓每個學生至少有一到兩門技能達到優秀,幫助他們順利通過教師資質考試,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四、結論
長善救失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原則,能幫助學生揚長避短,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尤為重要。職業教育指向性明確,實踐性強,老師要深入教學實際,要把握好長善救失的原則,幫助指導學生發掘優點,彌補缺陷,培養學生專業職業技能,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時良.《學記》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潤洲.長善救失新解[J].北京教育,2004(12).
[3]謝禾華.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線索意義[J].文學教育,2009(12).
[4]胡玉潔.長善救失思想在教育中的傳播與發展略論[J].新課程研究,2015(2).
作者簡介:劉艷敏,女,1991年生,湖南衡東人,永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湖南大學文學院學科語文專業碩士2018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