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祥
摘?要: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展開有效性的教學活動成為各學科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并且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全方位將這一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還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完善教學過程,進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實際生活;問題;教學難點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發展學生理性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初中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發展的關鍵期。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做好教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教學工作不僅僅是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一方面,要重視知識的自主構建,使他們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需要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數學素養的提高,使他們不斷拓展知識體系,并建立數學觀念,以此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文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展開分析。
一、聯系實際生活,構建情境
情境的構建不僅僅滲透著科學化的數學知識,還摻雜著學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構建在課堂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情境。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更多情感方面的體驗,使他們在生活化的背景下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必要性,還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其應用能力,以此豐富其生活體驗。
如:在“感受可能性”教學中,由于學生能夠對生活中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一定的分析與判斷,但缺乏系統性的知識規范,因此,在教學導入時,筆者通過生活常識與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提出“玻璃杯從10米高處落到水泥地面上會破碎;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個數的絕對值小于0”,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認知判斷“這些事件一定發生嗎”,進而讓學生了解什么為確定事件。隨后,為了使學生體會不確定事件的發生過程,筆者再次聯系生活并提出“從商店買的飲料中獎”等事件,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還使他們切實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以此加深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結合新舊知識,設置問題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并且初中階段的新知識大多數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原有認知為主,并找到舊知識的生長點,引出新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還能夠以問題為出發點,使他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新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更新知識體系。
如:在“有理數的乘法”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經歷探索有理數乘法法則及運算律的過程,并將他們的思維過程從有理數乘法運算化歸為小學算術數的乘法運算。筆者首先結合新舊知識的聯系,設置問題,即:2×3;(-2)×3;(-2)×(-3)。這樣的問題能夠形成知識遷移,并給學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預言而未能說”的情況,進而喚醒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以此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中,并推動后續教學活動的展開??梢姡ㄟ^聯系新舊知識來設置課堂問題,不僅能夠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還喚醒了他們的思維意識與探究意識,以此推動教學向著有效的態勢發展。
三、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整合的模式已屢見不鮮,并成為突破教學難點的新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些知識難以運用板書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既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這也成為了教學的難點。因此,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可將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工具作用到課堂中,這樣既能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的表達出來,還能夠給學生更多思維想象的空間,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如:在“絕對值”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借助數軸初步理解絕對值的概念,筆者首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一條數軸,并播放“小狗、小熊、大象在數軸上”的動畫圖。通過這一情境能夠使學生比較小狗、小熊、大象距離原點的長度,以此體會絕對值的含義,進而總結出絕對值的特征。此外,運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也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并給他們一定的視覺沖擊,使他們主動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同時,也將數學知識賦予上趣味化以及形象化的特征,以此豐富他們的認知體驗,進而突破教學難點,并使他們對知識產生了進一步認識。
綜上所述,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涉及到教與學、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多個方面。因此,為了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將新課標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并以此為教學的導向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通過以上實踐能夠看出,在教學中,教師既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生活,以此構建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其次,做好課堂新舊知識的聯結,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工具,進而為教學活動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付英蘭.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J].商情,2017(3):6-6.
[2]吳碧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藝術[J].學苑教育,2016(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