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霞
摘 要:初中英語深度學習要求學生具備高階學習思維,能夠在短時間內投入到高效的英語學習之中。隨著素質教育的普遍推進,深度學習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點被初中英語課堂廣泛采納。然而,受到初中階段學生緊湊的課程安排限制,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依舊停留在表面,未能達到深度學習的層面。文章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簡要探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語課堂導入,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深度學習;學習動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13
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也能幫助教師較好地銜接新舊知識點[1]。而深度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投入學習狀態,并且具備整合曾經學過的知識,并融入日后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能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借助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幫助學生提升深度學習英語的素養。
一、現階段初中學生英語深度學習的現狀
(一)初中學生對于深度學習英語的意識薄弱
大多數初中學生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依舊停留在提高英語學習分數上,而對于深度學習英語,讓英語進入自身生活的意識薄弱。這主要是受許多教師錯誤的教學觀念的引導,以及部分家長過于看重學生考試分數的影響。在這樣的觀念引導下,學生會采取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一系列舉措提升自己的英語分數。但是這些措施都只是表面學習,依靠的是學生的記憶力以及對出題人出題意識的模仿力進行短暫的分數提升,學生真正運用英語的水平并沒有得到提升。
(二)教師錯誤的課程設計未能提升學生深度學習意識
教學措施取得成果的前提是適應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然而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盲目地采取一些具有廣泛性的教學措施,導致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學習參與度不高。尤其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一些教師面對學校教學任務會盲目地從網絡上搜尋教學措施,渴望通過他人的教學措施促進自身教學效率的提升。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會有自身的感悟,面對不適應自己的教學措施,許多學生會選擇不接受、不理會,這就使得初中英語課堂因缺乏學生的參與變得死氣沉沉,對于學生英語深度學習意識的培養也將變得艱難。
(三)學生的英語深度學習未能得到及時訓練
深度學習更多時候是培養學生形成一種優良的學習意識,但是及時的訓練對于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深度學習的課程設計未能達到系統化[2],導致學生的英語深度學習未能得到及時的訓練。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是具有一定時間期限的,在有效的周期內學生的英語深度學習未能得到一定的訓練,學生將無法獲得深度學習英語的肯定,學生的英語深度學習積極性將逐漸被消磨掉。而且,初中學生的學習是帶有一定懈怠情緒的,倘若教師不及時進行合理的課程訓練,學生將對深度學習英語產生懈怠情緒,不利于學生深度學習意識的培養。
二、有效做好英語課堂導入,提升學生深度學習英語意識的措施
(一)借助趣味英語小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啟迪學生思維
英語小故事簡短卻寓意深遠。深度學習的前提是要求學生具備對知識的懷疑、批判態度,借助簡短的趣味故事,能夠啟迪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對英語學習保持一定的批判態度,讓學生能夠投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因為學生在小故事的引導下,會不由自主地融入相關情境,借助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能夠讓學生將小故事與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對比,同時也讓學生對具體的英語學習保持懷疑態度。當然,小故事的講述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形式呈現,如通過小品、誦讀等,讓學生投入到英語小故事中,為學生進行深度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時,倘若學生僅僅是表面學習英語,可能直接會依靠傾聽他人的英語口語,而自身卻沒有真正的實踐英語口語。因此,教師可以挑選一篇簡短的英語小故事,如The pig and watermelon,讓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以兩人對話的形式將小故事完整地講述出來。學生在講述pig搬運西瓜的整個過程時,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小豬的心情變化,以及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否找到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保持足夠的質疑,為其英語深度學習奠定基礎。
(二)通過頭腦風暴小游戲進行課堂導入,幫助學生整合知識
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因此每一章節之間必然需要相互聯系,但是初中英語課程的安排并不是連續的,學生的英語學習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時間間斷。深度學習英語要求學生能夠有效整合知識,并將此融入日后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簡單的頭腦風暴小游戲,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調動自身具備的英語知識,并且為進一步適應頭腦風暴游戲的進度,學生不得不將自身的知識融入最新的學習之中,讓學生逐步掌握深度學習英語的能力。教師在正式開始課程之前,可以將上一節課的英語內容以選擇題的形式展現,并在班級設定游戲積分制,要求學生以個體為單位,通過舉手的形式獲得答題權,教師對于每節課搶答題目數最多,答題正確率最高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而對于消極參與搶答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激勵學生積極投入頭腦風暴游戲,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學習。如教師在講解“doing、to do”等時態知識點的相關內容時,將一般現在時的考點用選擇題的形式呈現,收集過去中考出現的典型考題,讓學生回答。在短暫的時間內,學生的大腦處于高速運轉的狀態,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加深對doing、to do等知識的運用,讓學生逐步培養深度學習英語的思維。與此同時,小游戲能夠帶動班級的學習氛圍,也能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思考,是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深度學習意識的重要舉措之一。
(三)通過簡短的課前小測試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深度學習動力
在課堂導入環節設立簡單的課前小測試,檢驗學生深度學習成果,是激發學生深度學習動力的有效措施。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只受到考試的考查,導致許多學生未能具備提升自身英語水平的需求,使得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都停留在表層。教師通過課前小測試能夠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壓力,也能借助初中學生不服輸的特性幫助學生獲得深度學習英語的特性。測試的形式可以多樣,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辯論的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學生個人自由展示的形式進行。在恰當的課前測試中,學生可以看到他人對于英語的感悟,進而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英語學習不足,無形之中督促學生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讓學生懈怠的英語學習態度獲得有效轉變,也為學生深層次的英語學習提供態度基礎。教師在進行“by doing……”考點講解時,要想讓學生深度學習英語知識,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將此知識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以分享會的形式,挑選幾名學生分享自己對此知識點的學習心得。展現形式可以是用by doing句式造句,也可以將自己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這個句式運用分享出來。在簡單的分享過程中,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地將自己的學習所得表述出來,在聆聽他人的知識分享時也可以反思自身的學習情況,刺激學生深度學習英語的動力。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教師的課程講解過程,促進學生對教師授課的理解,讓學生與教師構建優良的班級學習氛圍。
(四)添加課堂導入實踐提升學生英語深度學習的能力
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往往會過于關注時間,錯誤地認為課堂導入不應該成為英語課堂的主要環節,因為大多數教師會選擇直接帶過。在這一情況下,學生自身參與課堂導入的實踐顯然成為天方夜譚。然而,課堂導入的意義是希望學生能夠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快速投入到正式的英語學習中。并且,深度英語學習的意義也要求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并能將英語學習帶入日常生活中。因此,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可以自行投入到相關的英語課堂導入中。初中英語教師也需要對班級學生給予足夠的信心,讓學生可以自行投入到英語實踐中,并對學生自行參與的課堂導入實踐給予信任,不過度干預。
為了在課堂導入環節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意識的培養,教師可創設性地要求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對文章進行簡單的預習。然后要求學生以自薦的形式將自己最愛的科目分享給其他學生,其他同學根據學生的分享總結其個人性格。當然,考慮到課堂時間的安排,選取的學生可控制為兩個人,只需讓學生能夠投入到課堂學習即可。實踐證明,學生在進行課堂導入實踐時,注意力會集中在課文閱讀上,學生對于英語課文的理解程度在不自覺中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最愛的科目時,自身的英語口語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對于學生個人英語能力的培養也有極大的幫助。這一教學經歷讓學生深度認識了英語的魅力,同時也讓課堂導入發揮了真正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作用。
三、結語
學生進行深度的英語學習不僅需要對課堂保持高度的學習積極性,還需要學生能夠形成英語觀念,將書面性的英語知識點帶入具體的生活之中。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需要讓學生對真正的課程學習保持興趣,也需要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將新舊知識點進行銜接,創設合適的機會讓學生自行實踐課堂導入。借助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鍛煉學生有效整合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有效地理解基礎英語知識的基礎之上,提升自我英語學習力,有效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英語意識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孫巧燕. 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中存在的誤區和對策研究[J].文存閱刊,2018(1):122.
[2]羅德安,夏林中,張春曉,王立新.基于深度學習的中學生英語口語自動評測技術[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