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鋒 萬碧云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體系的發展,近些年我國農村中小學在思想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從宏觀角度上來看,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應當進行一定的創新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真正建立起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體系。對于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一定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這也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所在。文章針對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了具體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15
有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農村中小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與大中城市存在很大差異,一些一線、二線城市十分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鄉村地區的中小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卻沒有給予高度重視,這將直接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低,缺乏相應的理想和信念,對此相關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向學生灌輸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內容,讓其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中小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大部分教師更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將主要的目光放在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上,對于思想政治課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實際上中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僅僅是課上的教育,家長在課后也應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但如今我國中小學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家庭教育缺失是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低的主要原因。有些教師在課上與學生溝通缺乏耐心,大部分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會按照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對書本中的理論進行講述,但是這種教學形式較為死板,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政治理論課教學應當靈活多變,不能死板,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將比較新穎的道德話題放在課堂上討論,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樣可以有效地轉變傳統式教學理念,讓中小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1]。
二、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
(一)強調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帶動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不僅是為了完成教育部門的有關要求,更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人生觀。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師一定要有相應的管理意識,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當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與教師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更多知識。思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擁有正確的思想至關重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在進行理論教學的時候,不能單純按照教材授課,而要學著變換花樣。帶動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2]。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采取主動性教育形式,也可以采取側面教育形式,通過培養學生的德行、體能培訓、審美等多方面能力,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農村地區的學生更應當擁有強健的體魄,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感受到父母供養自己的艱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其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這些都應當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背景,這也是如今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二)改變過去單一教育模式,加強和改進教學方式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也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尤其對于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而言,教師更應當增加教育的針對性,加強時事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讓學生能夠與時代接軌。很多農村教師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沒有太多認識,認為學生只要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就行。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21世紀,中小學生不僅要學會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有一定的辨別意識,才能在色彩繽紛的社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的中學生來說,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教師在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多為學生灌輸相應的思想、道德理念,讓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懵懂階段,對很多事物缺乏辨別意識,再加上家長并不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所以部分農村地區的小學生在思想上較為落后。教師應當針對這一問題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問題,進而更好地發揮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三)鼓勵進修,定期培訓思政課教師
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要想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因此學校領導應當加強平時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學校內部構建學習型集體,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多鼓勵青年教師提升自己的學歷,多參與一些政治類活動,這對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農村中小學的知識面相對較窄,農村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關系到思政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兩者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所以農村中小學領導更應定期為思政課教師提供學習平臺,開展進修研訓,定期培訓,切實加強教育培訓過程的指導和監督,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小學思政理論課教法的全方位發展。針對農村教師的現實情況,教育部門可以選派高級職稱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為青年教師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指導。在進入教學崗位之前,青年教師要進行相關的進修學習或者培訓。經過培訓教師的指導和相關培訓,青年教師能夠比較系統地學習教學理論,強化教師的思政教育意識,為青年教師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環節中,指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法、教學教案、課堂準備、課件設計等對青年教師進行對應的輔導和培訓。通過專家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可以對青年教師進行長期的跟蹤考核,并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同時,學校可以定期舉行教學比賽,教學觀摩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改革考試模式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形式較為單一,并沒有開展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形式,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將死記硬背式學習方式轉變為靈活性學習形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采取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牢固自身的思想理念,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為滿足現代化教育機制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趣味性的考試模式往往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參與性,在傳統的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教師習慣性地用試卷作為最終的考核標準,這種考核形式較為傳統,雖然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并不能發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分級評價的形式,將學生平日的表現也納入最終的成績考核范圍,這樣能夠更準確地衡量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提高現有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發展具有促進性意義[3]。
思想政治考試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不能單純地考查書本中的知識,還可以出一些主觀題,讓教師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例如:教師可以將時事熱點問題引入考試當中,讓學生針對典型的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則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這種主觀方面的教育,也能讓學生有一定的辨別意識。在考試過程中通過實踐環節教學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檢驗和考核學生對客觀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在社會實際中遇到各種問題的解決能力和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思政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安排學生觀看與校園相關的法制宣傳片,改掉不良的社會習慣和問題,提高學生遵法守法的意識,以此達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五)增進與大中城市兄弟學校的交流,實行聯誼制度
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一定要開放,不能將目光局限于眼前,應當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借助有關力量,利用相關資源,優勢互補。因為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接觸的事物有限,要想更好地開闊眼界,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目標。就要多與大中城市的兄弟學校交流,可以采取聯誼制度,互相之間多溝通思想政治課的交流經驗,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表現情況也進行溝通,這樣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農村地區的教師可以多吸收城鎮學校思想政治課的經驗,在改進現有教學理念的前提下,更好地完善傳統式教學形式。增進與大中城市兄弟學校的交流,如果條件允許,農村地區的教師還可以邀請城鎮中的教師開展“教師下鄉送課”活動,更好地拉近城鄉學校之間的距離,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進各級學校,也讓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作用[4]。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課,不僅要做好課上功夫,也要在課下做好相應的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讓思想政治教育貫串現有教學體系,在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灌輸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為日后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巴哈爾古麗·哈力克.農村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與對策探析——以和田縣為例[J].西部教育,2019(9):121.
[2]鄧軍.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探索·德育創新,2018(8):109.
[3]縱杰.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宿州師專學報,2018(8):121.
[4]盛日帥.鄉村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芻議[J].實踐與探索,2018(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