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萬潤
【摘要】中學生意志力不強,家長監管不到位,逐漸產生厭學。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掌握其個性心里特征,了解其家庭背景,徹底摸清其存在的問題,從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盡可能地挖掘其身上的優點,誘其上進,對其耐心進行教育,才能使轉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策略;素質教育
學困生是指學習上有困難、成績比較差和思想有待進步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隨著新的教育觀念不斷推進,如何轉化學困生,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已經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熱點。筆者結合多年教育工作經驗,談談以下三點做法。
一、以“知”學困生為出發點
這里的“知”是指了解學困生的情況。學困生的表現是很多類型的,如,有些學生由于基礎差,求知欲、上進心受挫,不思進取,無心向學;有些學生由于缺乏意志,不能自律,思想不求上進,行為上常常違紀;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內向,自卑心態嚴重,不善言談,不善與同學交往;有些學生由于平時少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往往會通過拉幫結伙或通過違紀等方式來表現自己。因此,要想轉化學困生,教師就必須了解學困生產生原因、哪些地方出現了“困難”,落后有多大……因此,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像良醫用藥,要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做到藥到病除。在平時,筆者對每個學困生都會深入了解,找出學困生的原因,對其進行教育引導。例如,小憲有一次偷了同學的錢,筆者反復考慮后,沒有馬上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而是深入了解情況。當筆者知道他父母下崗后遠離他鄉打工,生活比較困難。了解情況后,筆者多次找他談話,然后細心、耐心地引導他認識錯誤,在筆者的教育下,小憲向被偷錢的同學道歉了,并且歸還了全部的錢。筆者又及時肯定他的做法,引導他逐漸改正不良習慣。
二、以“愛”學困生為立足點
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學生。”“愛”是情感誘導的根基,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欣賞的情感信息。做到思想上重視他們,安全上看護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指導他們,困難中幫助他們,讓學生無時不刻無處不感受到師愛。特別是學困生思想認識比較差,知識基礎薄弱,紀律觀念淡薄,在學生群中長期處于落后的位置,總有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教師要重視對學困生的“感情投資”,不要老是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他們的面前,要以“愛”為立足點轉化學困生。筆者平時教育學生,非常注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讓學生在愛中得到進步。如,小勇,成績差、紀律差、上課經常遲到早退、不按時上交作業,而且把老師的批評當耳邊風,甚至在老師批評的時候還會頂嘴,是大家公認的“問題學生”。筆者接手該班后,很多教師對筆者說小勇是個“無可救藥的學生”。經過一個月觀察,筆者卻發現小勇有個優點:喜歡打籃球,而且打得不錯。于是,筆者決定以此為著手點,在班中成立了籃球隊,讓小勇當隊長,經常組織同學打籃球,這樣他就有了“用武之地”。 小勇當了籃球隊長后,筆者提醒他:現在你是一隊之長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散漫了,要用紀律約束自己,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筆者還稱贊他打球肯動腦筋,球場上組織能力強,指揮出色,反應快,靈活聰明,如果在學習上也肯用心,成績肯定會好起來。筆者還對他進行單獨輔導,經過一段時間,小勇不僅紀律性強了,而且學習也勤奮了。除了筆者督促、幫助外,還特意安排了一個成績好的學生與他同桌。耐心細致、持之以恒地幫助與影響他,終于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后來,小勇以令人滿意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因此,對學生的“愛”是更能讓學生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三、以“勵”學困生為突破點
歌德曾經說過:“你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點,你失去了名譽,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同樣,個人的信心是成功的關鍵。學困生由于受到同學的冷落、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備等,自信心一般不強,甚至喪失信心,做什么事情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產生自卑心理,最終做什么都不能成功。因此,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點給予學生鼓勵,鼓勵學生樹立起信心。在平時教育中,筆者就能做到從一些細節出發,在批評教育學生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何取得進步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給表現比以前好的同學獎勵一張紙質獎狀;給上課認真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多投一縷贊許的目光……從不同角度,在不同事情上給學生鼓勵,讓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如,筆者班的學困生小展,學習成績差,上課總愛做一些搞笑、幽默的小動作,扮鬼臉,引得同學哄堂大笑,很多任課教師都拿他沒辦法。后來學校舉辦校慶文藝匯演,由于小展動作搞笑、語言幽默,筆者推薦他代表班參加校慶晚會節目表演,正好給了他“用武之地”,他也不負眾望,表演的節目獲得一等獎。在開班會時,筆者特意準備一張大獎狀和一些獎品發給他,表揚他為班爭得榮譽。希望他能改正自己以前的缺點,樹立自己的信心,爭取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筆者的鼓勵下,小展慢慢地改掉了壞習慣,從一個學困生逐漸轉變成了一名成績良好的好學生。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在轉化學困生的時候,教師要以鼓勵為突破點,多點給學生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綜上所述,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門教育藝術,也是教育者永恒的話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轉化學困生要做到“知、愛、勵”,充分了解學困生,給予充分關愛,讓我們的愛點燃學生青春的光亮,讓他們的信念成為不滅的火炬,多點鼓勵,多些關懷,多些耐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轉化學困生。
參考文獻:
[1]周興壽.素質教育論壇[J].讀寫算,2010,8(10).
[2]鄭立平,陳玉宏.做一個聰明的班主任[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