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華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相關情況,指出了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小學數學微課教學、小學數學慕課教學、線上線下互動教學模式、建立“互聯網+教育”評價體系幾種結合的方式,希望能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聯網+教育;微課;慕課;教學APP
教師是學校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認知活動,促進學生相應文化知識的形成,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是必然存在的一對組合,有教才有學,有教師也相應的就會有學生。當前新課程改革之風已經刮到了全國各地,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強化課程改革,嘗試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但是經年日久累積下來的教學思想卻已經根深蒂固的在教師心中形成了很深遠的影響,一時間還難以轉變過來,所以現在很多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學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時期。他們有心適應時代的發展采用新的教學形式,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但是仍然無法做到“互聯網+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多阻礙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一、“互聯網+教育”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一)“互聯網+教育”的概念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了“互聯網+”這個概念。指出互聯網+代表的是一個時代,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在各行各業中實現優化配置,提升各行各業資源利用的有效率,強化時代接軌的作用。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更是要實現現代化教學、科技化教學,將教學與互聯網進行多種形式的連接,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廣泛,利用微課、慕課、教學APP等形式實現教學形式的豐富和教學內容的深入滲透。
(二)“互聯網+教育”的基本形式
1.微課形式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和教學輔助手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小學學校開始嘗試微課輔助教學,簡單來說微課就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雖然教育界內對微課的定義并不統一,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眾多學者都認為微課的共同點是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的,以視頻為呈現的方式,視頻時間在5—10分鐘內,短于或者超出這個時間限制的都不是真正的微課,也無法起到短小精悍的作用。
2.慕課形式
慕課英文稱之為MOOC,指的是相對大型的、公開式的、開放式的網絡課程,慕課如此受歡迎主要是不限制時間、地點和學生人數,學生學習的時間比較開放,可以作為課后鞏固和興趣學習使用。慕課與微課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能夠同教師進行實時互動、線上互動,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疑問,教師也可以在線上答疑解惑。
3.教學APP形式
教學APP也是當前小學采用比較多的教學形式,例如,“雨課堂”“云課堂”,這些都是通過學生在平板電腦或者家長的智能手機上下載APP實現遠程互動連接的,利用APP的眾多功能,教師可以發布線上任務要求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學生也可以在線上提出問題、完成任務,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展開線上的討論,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形式。
二、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我們的基礎教育正在經歷重大的革命,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早就已經被時代拋棄,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在互聯網時代所有領域都需要信息化,微課、慕課等形式是小學數學教學與互聯網結合最好的方式。微課能更好的呈現并解決知識中的重難點,把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在畫面中顯示出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慕課可以作為假期連線或者課后復習、知識拓展使用,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次興趣學習的嘗試。在小學數學領域當前是微課使用的比較多,慕課使用的比較少,一般微課都會在導課或者著重講解知識點的時候使用,由于小學數學教師對微課制作的能力不夠所以微課質量比較差,畫質和聲音質感不強,經常出現雜音影響學生的學習。對于慕課這種形式,一般沒有通過系統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師還無法掌握技巧,因此很少使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微課應用方式單一、教師和學生沒有互動或者互動少,沒有達到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的要求,線上操作比較少,重點、難點問題無法一次理清等等,具體如下:
1.微課應用方式單一
大部分小學都已經開展了微課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但是依舊無法改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這種單一不是我們采用的教學形式單一,而是應用微課方式單一,教師們還是沒有擺脫傳統灌輸式學習法的束縛,將微課或者其他新穎的教學形式視作是輔助灌輸教學法的工具。一堂課中匆匆忙忙地為了展示微課而展示微課,單純為了讓學生學習微課而學習微課,導致學生們對微課的功能和作用沒有清楚的認知,出現了一定的反感情緒。以知識理解型微課為例,知識理解型微課大致有兩種應用的方式,一種是在課堂上投放到大屏幕上所有學生共同針對難以理解的小學數學知識點進行學習,視頻可以進行反復觀看直到達到教師要求的理解程度為止,導課、課中、總結幾個環節都可以應用;另一種則是學生在平板電腦或者家長的手機上下載教學APP,在家中進行學習。但是我們的教師都是在導課環節使用的比較多,課中、總結環節使用的非常少,教學APP也幾乎沒有利用到。
2.教師和學生沒有互動或者互動少,重難點難以一次理清
師生互動是課堂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書寫是一項邏輯學類的課程,需要學生擁有縝密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是數學科學的基礎,所以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就必須要做到思維縝密、會提問,要把每一個環節都搞清楚。但是現在的課堂無論是正常的講授式教學還是使用微課或者慕課進行教學都沒有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尤其是在面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時候,沒有互動或者沒有有效的互動就證明小學生還沒有真正理解,那些相遇問題、相背問題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不斷提問才能夠清楚的,有些教師認為學生提問會打亂課堂秩序或者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微課上的知識,因此也不允許學生進行提問,重難點問題難以一次理清。
3.教師和學生線上操作的機會比較少
微課和慕課基本上要求的都是線上和線下聯合教學,需要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同時操作,這樣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僅僅是播放完畢微課或者做完慕課連線教學之后馬上進入講授式的課堂,重復微課、慕課所講授的內容,生怕學生聽不懂、不會做題,卻沒有充分利用好線上資源發布教學任務,以至于學生們對微課、慕課內容理解得不是很好,沒有達到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的要求。
三、小學數學與“互聯網+教育”的結合方式
小學數學與“互聯網+教育”的結合建議以小學數學微課教學和小學數學慕課教學為主要方式,配合線上線下互動的教學模式,同時建立“互聯網+教育”評價體系:
(一)小學數學微課教學
小學數學應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了,但是如何應用對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更加有效、更加有助于其理解能力的提升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首先,微課應用可以從三個環節入手,那就是導課、課中和總結,應用到不同的環節需要制作不同類型的微課,例如,導入類的微課就需要以提出問題或者創設情景為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間就要以知識講解為主,應用到總結之中就要以知識總結為主,要明確微課的類型才能夠對癥下藥,才能讓學生對微課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其次要明確微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形式,如何才能夠發揮更好的效用?以往微課都是以教學為主,要想真正實現小學數學與“互聯網+教育”的結合,還需要考慮到小學生在家中預習和復習的情況,因此,建議將微課視頻投放到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下載APP的形式隨時觀看微課,解決預習、復習沒有教師指導的問題,提升小學數學學習的效率,當然也可以連接到家長的智能手機上,由家長指導孩子觀看微課視頻學習,然后提交學習成果鑒定表,實現全方位的微課教學,家、校、教師、學生形成一個微課循環教學的整體。
(二)小學數學慕課教學
小學數學慕課教學建議應用在假期或者復習課之中,需要本校小學數學教師和專家數學教師聯合進行授課,本校小學數學教師主要負責復習課的慕課內容講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家復習的效率,幫助小學生在假期也能夠充分理解之前學習過的內容,鞏固數學知識,避免假期時間太長遺忘知識點。專家數學教師負責知識拓展,例如,小學奧數之類的難度較高的、本校教師操作難度大的知識點。奧數并不是普通的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熟練教學的,這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需要專門研究奧數的專家數學教師才能夠講解清楚,學生有技巧的學習才能夠掌握的更快。一般的學校不具備請專業教師到課堂上進行現場授課的條件,所以可以通過慕課的形式組織開放式的小學數學奧數課堂,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可以觀看學習,有利于學生奧數技巧的掌握和奧數思維的形成。
(三)建立“互聯網+教育”評價體系
教育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價值性的判斷,判斷的結果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決策性的服務。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評價,一般教學評價都采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評價則以總結性評價為主,最終判斷學生數學學習的好與不好就是靠期末考試的一張試卷實現。這樣的方式不適合“互聯網+教育”,需要建設與小學數學微課、慕課等“互聯網+”教學形式相匹配的教育評價體系,在評價主體方面要讓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進來,形成三方主體共同評價,促進評價的科學性;在評價的形式上以形成性評價配合總結性評價的方式,注重數學學習的過程;在評價的媒介上則是建設“互聯網+”評價平臺,微課、慕課直接在評價平臺上進行打分評價即可,教師有教師專用端口、學生有學生專用端口、家長使用通用端口,共同完成評價,學生和教師在學校登錄評價平臺即可實現評價,家長下載學校APP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大致包括教師使用“互聯網+”教學形式的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兩個方面。
四、結論
小學數學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是大勢所趨,也是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的,更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研究領域,所以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盡快適應這樣的教學形式,調整自己的狀態,學會通過“互聯網+”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提升學習成績,激發學習興趣,做到高效率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程小妹.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利與弊[J].才智,2019(02):175.
[2]歐陽伯祥,曾艷娟.基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起點的“互聯網+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1):89-90+111.
[3]何景升.基于“互聯網+”小學數學中幾何圖形教學的行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49.
[4]劉強.“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回家作業布置與反饋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5]陳欽旺.讓“互聯網+教育”助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以人教版六下“鴿巢問題”為例[J].新教師,2018(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