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蕾
摘 要:高校舞蹈教育使大學生人文素養有了進一步提升,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文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舞蹈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不可或缺;舞蹈教育推進大學生人文素養,需要通過創新和改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等方式和方法促進其實現。
關鍵詞:舞蹈教育;大學生;人文素養
一、目前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
新時代素質教育理念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是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逐漸趨于多元化和多樣化,在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價值觀提升以及藝術鑒賞能力方面加大了培養力度,以促使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各類高校通過舞蹈教育有效地促進了大學生的思想進步、提高了大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在社會交往中的綜合發展能力得到提高。[1]
同時,高校舞蹈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過度重視舞蹈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是人文素養提升。現階段的高校舞蹈教育教學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當前的高校舞蹈藝術教學過度在技能教育方面出了許多成績,卻忽視了教育工作的本質,以至于高校舞蹈教育不能順利地適應和吻合美育教育體系的發展,同時也制約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進行。[2]二是重視舞蹈教育本身,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在于發現美、追求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只有在思想政治覺悟提升的理念框架下,大學生包括舞蹈教育在內的美育教育才不會流于形式、淪為空談。大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才是美育教育的重點和歸宿。三是舞蹈教學方法單一,不能與實踐和實際相結合。舞蹈藝術是一門實踐的藝術。這門藝術不但來源于生活和實踐,還必須為社會服務,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高校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的現象,不但不能吸引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而且容易形成思維慣性,認為舞蹈教學就是某種形式上的活動,從而降低和減弱了舞蹈教育的實效性。四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出于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舞蹈藝術在某些方面出現了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傾向,而對于民間舞蹈藝術卻逐漸有忽視的現象發生。
二、舞蹈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培養出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對我國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核心素養包括人文素養和非職業技能素養等方面,是大學生社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舞蹈教育在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審美意識、人際溝通、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舞蹈教育與學生核心素養緊密關聯,是對學生核心素養教育實施的途徑和方法,[3]新時代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養出適合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時代大學生,核心素養競爭力的獲得不可或缺。
在素質教育中,以舞蹈教育為代表的藝術教育探索是重要的一個方面。[4]美育教育是大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層面。舞蹈藝術是具有文化傳統、人文底蘊、民族精神的獨特的美育藝術形式。舞蹈教育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獨樹一幟,體現了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是高校培養綜合性素質人才的重要形式和內容。
舞蹈教育引導大學生將內在的愛與外在的行相結合。舞蹈不但是表演藝術,更是人文藝術的有效載體。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體現了其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舞蹈藝術教育具有深刻的功效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各項素質和能力的形成與發展。[5]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的舞蹈教育,可以讓大學生活潑而生動地接受舞蹈藝術的熏陶, 感受到音樂教育之美。通過舞蹈教育,不但能夠提升的大學生的藝術情操,也能夠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因而舞蹈教育在大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中具有積極的作用,[6]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舞蹈教育對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引導作用。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從相對封閉的環境過渡到一個更加開放的環境,從專心學習課程知識的場景過渡到了全面綜合發展的大學生活,具有明顯的不適應性。舞蹈教育作為一門人文藝術課程,通過親和力的肢體語言和藝術表達形式,引導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形成。舞蹈教育可以強化新時代大學生審美思想、精神美德的塑造;對于傳承中國文化、培養人文素養、鑄造民族責任感、打造自強不息精神的美德和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具有重要意義。[7]
三、舞蹈教育推進大學生人文素養
首先要創新舞蹈教育理念。教師要在進行舞蹈教學時要深入思考和融入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教學工作中遇到不同的情況,都要善于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問題。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對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方法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改革。[8]舞蹈教育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重要影響。此外,加強舞蹈專業教師的培養、在舞蹈教育中貫徹課程思政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在當前,教師更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塑形、塑情、塑魂”切入課程思政。[9]
其次,創新和改進舞蹈教學方法。積極開展舞蹈教育的課程教學改革。隨著新時代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改的推行刻不容緩。在高校舞蹈教學的進程中踐行素質教育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高校舞蹈教育中, 不僅要使大學生掌握舞蹈的技巧,還要引導和激勵他們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通過對舞蹈教育的理解,進行不斷的思維創新,為自身發展積累綜合實力。在舞蹈教育中,高校要重視學科體系建設,同時也要在教學體系與教材體系的建設上加大改革力度。高校舞蹈教育教師只有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與創作、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相結合,才能引導學生在學會專業的表演方法、技術的同時,塑造屬于新時代的人物形象,并且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第三,在舞蹈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五個認同”中,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中華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之一,光耀古今,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各民族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創造了屬于本民族更屬于世界的燦爛文明。高校教書育人的職能所在,必然決定了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繼承,民間舞蹈藝術恰恰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高校舞蹈課程中設置民間舞蹈藝術課程,可以將民間舞蹈藝術發揚光大,舞蹈教育工作者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民間舞蹈藝術的意義重大。結合目前高校舞蹈教育發展狀況,提出高校舞蹈教育中傳承民間舞蹈藝術的合理對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
總之,舞蹈藝術展現著人類的精神意志,體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只有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沃土,才能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弘揚時代主旋律,在社會的發展中壯大自身;也只有這樣,高校舞蹈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培育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白相春.高校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探究[J].亞太教育,2019(4).
[2] 劉靜文.普通高校舞蹈藝術教育芻議[J].才智,2019(09).
[3] 曾德.舞蹈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促進與實施途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0(1).
[4] 馬楊.高校舞蹈教育與大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J].當代音樂,2020(7).
[5] 吉麗娜.淺析舞蹈教育的本質[J].中國新通信,2020(11).
[6] 潘珺嫣.論舞蹈教育在音樂課程中的重要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7).
[7] 毛榮.文化與藝術融通的藝術觀對培養舞蹈人才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9(12).
[8] 王寧.淺談青少年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
[9] 許岳軍.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