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廷金
摘 要:初中化學是初中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生認識化學、了解化學,進行化學知識學習興趣激發與培養,實現化學課程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依托化學實驗性強特征,科學應用趣味化學實驗課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就趣味化學實驗及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包括應用作用與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學實驗;應用
化學實驗操作性強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階段,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具有相對較高的要求。對此,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辦法提升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成為任課教師思考的重點。而趣味化學實驗的科學應用,則為教師教學設計與實踐提供了思路,成為提升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一、對趣味化學實驗的基本認識
“趣味化學實驗”顧名思義就是指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欲且便于實踐操作,安全水平高的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化學作為一門認識物質、研究物質、創造物質的基礎自然科學,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觀念、科學品質等)為宗旨,科學學習、科學探究、科學實踐中獲得個性化、全面化發展。與此同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以化學實驗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化學、生態環境、社會生活、科學技術等有機結合的學習環境,注重學生學習內在動力的調動,讓學生以愉快、輕松的心情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而趣味化學實驗則是基于初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標準上,引入先進教學理念形成的教學方法,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分析
傳統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點并為學生進行實驗的演示,學生缺乏直接動手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下降,課堂教學的氛圍也比較沉悶、缺乏活力,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十分不理想。而將趣味實驗應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不但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且是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一次創新與發展,有助于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趣味實驗,學生開始認真觀察與思考,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學實驗的探索中,這無疑是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培育師資隊伍,為趣味化學實驗打下基礎
初中化學實驗內容較多,但是大部分學校的實驗設備不
夠完善,加之教師的素質能力不均衡,導致許多教學實驗無法正常地進行,這樣會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也會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想要達到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教學要求,學校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相關化學設備,為區域化教學增加基礎性力量。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互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教師在進行趣味化教學實驗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因為初中生較為活潑,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當中無法使學生真生意義上對化學學習產生熱愛。學生對化學沒有興趣,會影響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來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趣味化化學實驗教學提供基礎和保障,從而促進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開展生活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很多化學問題的探究和理解都是以生活作為基礎,而化學知識又是服務于生活的。所以教師要利用生活當中的一些化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學習。在開展趣味性化學教學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比如視頻或圖片等展現一些生活現象所引發的化學現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發現能力,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化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趣味實驗的構建之前,要以生活作為基礎,并且圍繞著生活來展開教學和引導,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化學知識,并培養化學學習興趣。
(四)構建趣味實驗系統,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化學學習階段,教師利用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初中生活潑開朗,探索欲望強烈,所以在課堂當中開展趣味實驗活動,會提起他們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構建趣味實驗系統,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教師要靈活地利用化學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明確教學的側重點和方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成長。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實驗操作,引導學生順利地開展實驗活動。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認識化學常識,并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進而帶動化學教學的整體發展。
(五)借助多媒體資源,提升實驗的趣味性
現如今,多媒體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工具之一。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接呈現一些不便于實際演示的、危險性較高的實驗操作過程,通過多媒體調整音調與場景,為學生營造更利于理解實驗意義的環境,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實驗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氫氣燃燒”這一內容時,由于氫氣燃燒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播放讓學生感受這一實驗過程,觀察氫氣燃燒時淡藍色的火焰,讓整個實驗更加生動形象,且具有一定的趣味。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氫氣裝置爆炸的視頻,刺激學生的各個感覺器官,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奧妙所在,進而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課外拓展化學實驗,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實施趣味性教學,可以把課堂之上的實驗延伸到課堂之外,使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得到升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在教學酸可以和碳酸鈣反應這節課之前,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野外撿一些石頭,然后拿到課堂之上,教師利用鹽酸來和石頭進行反應,激發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使學生開闊視野,提升學習興趣。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化學知識就在身邊,利用化學常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能夠打破學生原有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傳統化學課堂教學無法有效利用實驗教學傳授化學知識,無法讓學生用眼睛來看真切的化學反應,使得學生在化學學習當中提不起興趣。所以教師要有效利用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切地看到化學反應,感受到化學的神奇之處,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束縛,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將課堂拓展到課外,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成長,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了解知識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巴光效.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8(27):165.
[2]丁水金. 初中化學課趣味化學實驗的引入實踐之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8(18):59.
[3]吳俊軍. 初中化學課堂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及設計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136.
[4]付會英.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8(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