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忠鵬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也是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效發展的重要課程。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們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自身道德品質的合理引導。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數學課堂的教育價值變得單一而片面,無法給學生帶來更加全面的教學指導。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教師首先就要認識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這樣才能通過更加優質的數學課堂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滲透
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1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不同的時代背景會為教育領域帶來不同的教育難題,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會過早的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那些良莠不齊信息在拓展小學生社會視野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建立。如果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就能在第一時間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引導。這不僅可以提升數學學科的教學價值,也能讓學生在學校中獲得更加全面地提升。這樣學生才能逐漸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從而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建立屬于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
1.2符合現代社會對學生的需求
與傳統社會形勢不同的是,現代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精神品質,逐漸成為評價人才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素質教育本身就重視對學生自身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也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對小學教育體系的實際需求。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不僅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增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也能得到顯著提升。
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提升教師自身德育教育綜合素質
想要更加有效地實現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滲透,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小學生自身學習經驗相對較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是采取模仿式學習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都可以對學生自身思想的成熟化帶來巨大的影響。教師只有更加注重對自身行為的規范,才能通過教學工作滲透德育教育。一方面來說,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與開發,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將教材中涉及到德育教育的部分歸納出來,進而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另一方面,學校也要組織數學教師進行周期性的交流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加深教師對學生的整體認知,也能幫助教師在交流過程中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全面增長。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給學生帶來更多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的數學課堂。
2.2立足教材,滲透德育
小學數學教材有著內在的邏輯體系與科學體系,并且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也是十分豐富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注意把握具體的德育內容和德育目標,深入地挖掘出數學教材中隱藏的德育素材,促進德育教育的有序開展。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首先要根據這一綱要明確德育的具體內容。然后,教師應對教材做進一步鉆研,將數學圖例、數學習題、數學背景知識等素材中所隱藏的德育因素梳理出來。最后,教師根據數學學科具有的特點,在課堂上把思想教育與知識傳授相結合,抓住德育因素的一題一例、一詞一句展開德育滲透。比如,教師可借助數學史對學生展開愛國主義教育。當前小學數學教材中收錄了較多的數學史料,其中包含了許多數學家軼聞趣事和數學知識歷史等,這些都是良好的德育素材。教師可在課程背景介紹或課堂導語的環節,對我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研究方面的貢獻進行詳細講解,以激發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發揮數學教學的德育作用,也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良好鞏固。
2.3言行育人,做好榜樣
教師的文化修養、生活作風、道德品質、知識水平及為人處世,均會給學生形成較大的影響。換言之,教師言行間傳導的若是負能量,則可能會誤人子弟;而若教師舉手投足間所傳導的為正能量,則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向上。教師的品德修養與言行舉止,在學生的成才道路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需要廣大數學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要做好學生的榜樣,發揮出言行育人的作用。具體而言,可從如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巧妙運用課堂語言。課堂的時間是寶貴的,只有短短幾十分鐘,這就需要教師重視課堂效率,避免課堂時間被浪費,所以教師要巧妙運用課堂語言,讓自身的語言更具感染力、更為生動,以打動學生、吸引學生。例如,在利用故事輔助教學的時候,教師應注意濃縮故事,使故事更簡潔、精彩,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另一方面,重視投入情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離不開“愛”這座橋梁,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門“愛”的藝術。如果教師能夠真正“愛”學生,那么學生自然能夠感受到,進而信賴教師,向教師敞開心扉。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唯有學生親近教師,才能更主動地學習教師所教授的內容。相反,若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無法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學生持有一種冷漠的態度,那么學生自然無法從心理上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也不會信服教師,如此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升。
2.4重視實踐,做好德育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在展開德育教育的時候,也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數學實踐活動無疑是實施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意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知識掌握情況和思想實際,然后立足所學教材,確定數學實踐活動的主題,指出德育的方向,組織合作交流、社會調查、實驗、觀察等課內外實踐活動,讓學生由感性到理性、從淺入深接受德育教育。
3 結語
綜上所述,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增長有著十分顯著地促進作用。在這種新式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能夠實現自身專業能力與道德品質的共同發展。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進而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數學課堂。這樣才能在彌補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缺失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樹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佳為.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8):61.
[2]劉素琴.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38+40.
[3]曾令軍.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