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肖肖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思維導圖這種新型的思維工具和教學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幫助學生以更加科學的思維理解和學習知識,建立起知識系統,顯著提高了學習效率。對于小學英語這門基礎學科來說,教師也要注重教學上的革新,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對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改善和優化,這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很多弊端,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應用
引言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被人們稱為是大腦的瑞士軍刀。在我國,有關思維導圖的研究剛剛起步,大多數還處于引進介紹階段,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仍處在摸索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革新教學手段,注重引入思維導圖教學工具,以圖片展示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先對知識框架形成一個感性認識,然后逐步融入自己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形成結構化的學習系統,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
1 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的工具,是以主題為中心,把抽象的信息變成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彩色的圖,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人的神經網絡圖,它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是運用左腦的數字、詞語、邏輯等功能,同時也運用右腦的色彩、圖像、符號、空間意識等功能,將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散性的結構,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激發大腦的聯想與創造力。手繪制作思維導圖的形式有:氣泡圖、魚骨圖、流程圖、括號圖和樹狀圖等。或者,也可以借助相關的電腦軟件進行制作[1]。通過將思維導圖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更為科學的思考學習工具,認識到了思維與知識學習的緊密聯系,逐漸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2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1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詞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分析和研讀教材,我們知道教材的編寫是以情景教學為主線的,以語言習得理論為基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關注單元的標題,讓學生明確單元的情景主題。思維導圖應用于詞匯教學,使枯燥的詞匯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發現語言間的內在聯系,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詞匯,提高學生歸納語言信息、于用語言的能力[2]。如在學習“animals”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出示單詞pig,bird,dog,elephant,tiger等。如在復習水果等單詞時,教師可以將水果按顏色分類,每提到一種顏色,學生就會聯想到與這種顏色相關的水果。再比如,在講解“Signs”這一內容時,此課程中需要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標志,如果采用傳統類型的教學方法,將會讓學生感覺十分困難。教育者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No eating or drinking”、“No littering”、“No parking”、“Danger”等標志用圓形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這些單詞與短語的分布,幫助他們在腦海中留下印象。而后,教育者就可以進一步開展有關于Signs的課程教學,按學習模塊來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將新接觸的單詞關聯到一起。
2.2在語篇閱讀中的運用
英語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加深理解。教師就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到語篇閱讀教學中,先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們認識全文大意,之后學生自主閱讀,逐一感知其中的各個部分內容,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中心主題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突出重點,又關注細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閱讀后,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復述課文內容,圖中的關鍵詞、圖畫、連線等,都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線索[3]。例如在“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教學中,可以運用圖形聯系spring,summer,fall及winter等重點詞語,同時突出重點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四季是什么顏色的,比如“My favorite season is spring.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這樣借助思維導圖的拓展,學生就會對一年四季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2.3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英文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路整理,構思文章。首先,針對作文要求,從中心主題出發展開聯想,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其次,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思路,這樣文章更加層次分明,主題突出。但是要注意學生寫的內容要貼近學情,激發寫作興趣[4]。例如在“My friends”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描述自己最熟悉的好朋友,學生就必須知道描述一個人及年齡、外表、喜好等方面的詞匯,如tall,beautiful等,以及陳述這些事實的句子結構,可以寫自己 與朋友之間的點滴故事,最后根據思維導圖確定寫作先后順序,表達準確,有條理的介紹。如:“My friend is a boy.Hes thin.He has short hair.He likes math.His favorite sport is playing basketball?!?/p>
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是一種新事物,其在教學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易于被學生所接受。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思維導圖的幫助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自己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一定的思維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思維導圖的了解和熟悉,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將會不斷拓寬,有待深入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陰麗慧.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7,4(15):238-239.
[2]潘云.淺析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18(08):122.
[3]胥妙麗.淺談如何培養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小學中高段學生梳理英語閱讀信息的能力[J].校園英語,2017(02):56.
[4]金瑩.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課的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