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紅
【摘要】? 近年來,教育學者們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研究更加深入,由此衍生出來的支架式教學模式也受到了更多教師的青睞。但是由于我國對該理論和性質的理解以及應用還不夠深刻,仍然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研究,才能促進其得到更好的應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辯證思維能力。本文就支架式教學應用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對支架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支架式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50-01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高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別是在教育改革之下,我國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更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被提出來和應用,使得教育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現狀。支架式教學模式作為當下先進的方式,被應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趨勢。支架式教學的發展性、臨時性等特點,也決定了其應用的方式,在具體應用中,也要充分了解它的理論基礎和內容,才能更好地與思政教學相融合。
一、支架式教學理論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交流
支架式教學強調的是合作學習,在學生獨自思考和探索之后,通過小組學習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認知之間的差異,形成思維的碰撞,在支架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構建更加有意義的學習模式。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個體的差異使得他們的認知也會存在不同,而這種差異性認知的沖突,要有能更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對他人的了解和交流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交際能力。同時,這種合作能力是未來高中生未來生活學習中必備的能力,也是當下新課改的重要教學目標。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利用支架為學生提供了發掘潛力的環境和能量,能夠通過支架式的學習模式,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認識學習的本質,通過教師科學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支架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灌輸式的講課方法,將被動學習轉化為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模式,學生不再只了解知識的內容,而是去深入思考知識的本質,通過主動去研究知識,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在逐漸的訓練中,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能力。這對其今后掌握獨立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促進學生得到持續性的成長,符合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支架式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課堂的主體得到了轉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差異來設計教學方式,調整教學內容。通過支架式知識的構建,了解學生學習的難處,準確認識到知識內容中的重點,同時引導學生實現科學的支架撤銷,支架構建,幫助學生快速搭建知識認知平臺,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最大的教學價值,提高教學水平。
二、支架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
高中生在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思政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維特點,利用支架式教學時,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學習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對語文學習的看法,然后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從而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選擇合適的素材和引導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認識四張知識。支架式教學的重點就是要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根據教師傳授的知識,結合自身的思考和理解,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獲得主動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比如在學習《收入與分配》這個章節時,教師可以創建這樣一個情景:視頻中的偏遠山區男孩夢想去大都市生活,然后將山區男孩一天的生活收入和支出與城市孩子一天的生活進行交叉播放,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引出課本的主題,以此來搭建支架結構圖,提升學生的興趣。
(二)促進學生持久性學習
通過支架式教學方式的引導,讓學生持續不斷地感受到學習的價值,讓其保持不斷的學習熱情,這對高中生的成長具有長遠的意義。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根據教材的教學任務、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突破,完成學習任務。所以,需要師生之間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實現有效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制定科學、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比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這個課程時,教師可以搜集當前社會上某些大學生超前消費的案例,年輕人超前享受出現消極消費觀的采訪或者新聞,讓學生結合思政課本的內容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與學生構建一個和諧的交流課堂,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一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加強合作學習
在支架式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思政課堂的吸引力。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支架式理論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先建立小組合作的規則,讓每一個成員都分別承擔明確的責任。在討論過程中,也要關注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再引導學生通過交流互助來交換想法,從而構建思政知識的框架。比如在學習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單元以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本單元中的三個課時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比如本章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人大制度、政黨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價值、區別等是什么?讓學生進行探討合作,構建知識的框架,然后請小組代表將組內討論出來的結論展示出來,供全班學生一起探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思想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還處于初步研究的階段,教師必須掌握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挖掘其價值,以提高學生興趣、促進其持續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為中心,靈活運用支架式教學,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充分融合,制定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崔凱月.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人文之友,2018,005(008):171.
[2]蘇連芬.支架式教學理論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00(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