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芹
摘? 要:計算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在以往的計算教學中,學生會對計算學習感到枯燥而無味,計算能力相對薄弱,他們也缺乏對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而在新課改下,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原因就在于教師能夠運用好信息化技術手段、采用更多有效的策略讓數學計算也能具有更多可感、可觸的特點。下面便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數學計算教學經驗以“分數乘法”的教學為例來探究計算教學的相關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063-01
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計算是最為基礎的部分,但是有許多教師會認為計算教學是很難上的課,他們在開展計算教學時,一般都是先讓學生明白算理,而后進行大量的練習,直至學生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探究計算的算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引領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分數乘法是小學階段計算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目標包括: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計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倒數知識的掌握。在具體的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一些錯誤,這就由于學生對于算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還不夠到位。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就要能夠認真分析學生的錯因所在,抓住教學關鍵,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算理與算法的有效探究。
1.利用好生活情境,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教師要能夠善于創設生活情境,讓情境成為小學生樂于進行數學計算學習的推動力。教師把計算學習的內容放置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采用合適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發掘計算內容,依據情境探究計算的具體方法,同時能夠激發學生進行探究計算算理的熱情。
例如,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以下具體情境:“周日小華在家里幫助媽媽洗衣服,總共有10件衣服,她在一定的時間里洗好了其中的2/5,已經洗好了幾件衣服?”再如“王阿姨給花園修剪草坪,草坪共有15平方米,已經修剪了其中的2/3,剩
下的還有多少平方米草坪沒有修剪?”題目出示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通過畫圖來理解基本的算理,學生很快明白了基本算法;接著,教師再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具體的算法推理過程,結合畫圖,讓學生能夠有更加深度的理解。
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創設,學生能夠經歷畫圖、觀察、思考以及推理等一系列學習活動過程,他們便不會感覺到計算的枯燥無味,也便會深感計算學習的直觀與形象特征,自然生成學習的趣味。《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多地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2.善于借助微課,巧妙化解計算難點
在計算教學中,一些重點與難點知識,教師很難用語言來講得清楚,此時教師就要能夠多借助于微課視頻來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視頻中的畫圖、變換圖片等方式,促進學生理解算理的推導。這樣,便能讓學生在反復觀察中獲得知識的理解,也為學生探究知識化解了難題。
3.深化計算教學,滲透數學思想
在進行分數乘法計算的學習之時,我們也要能夠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與數學思想的積累。為此,在小學生的數學計算學習中,教師也要不乏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知識時便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對于分數乘法這一章節的學習,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給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特別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類似于以下的問題進行滲透。如:“曉麗幫助老師改造班級綠化區的面積,打算把草地改為花圃,其中的10平方米面積種上月季,種牡丹的面積占月季花的1/2,請問種植牡丹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為了深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滲透一定的對應思想,鼓勵學生想到1/2就是一半,可以用0.5、50%,或5/1c等數據來表示,理解這些數據的大小是相同的,為了計算
方便,可以靈活地用這些數據進行替換性計算。在理解計算方法之時,學生也便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從而也能進一步理解分數與分數之間、分數與小數、分數與整數、分數與百分數之間的轉化關系,運用轉化的思想,學生也便能獲得更多簡便算法的理解。
除此之外,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還要能夠積極探尋一一對應思想、還原思想、函數思想等,讓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而引領他們能夠向數學學習的更深處邁進。
總而言之,分數乘法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最為基礎的部分,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為此,數學教師要能夠創新教學教法,采用更多有效的策略,積極運用信息教育技術手段,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更高熱情,讓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得以更高程度地掌握。同時,在計算教學中能夠彰顯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不斷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郭青峰.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