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對于教育關注程度的增加,人們對于教育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當今時代的發展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豐厚的文化素養,也重視對于人才的全面培養。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要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高等院校開設音樂相關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等。而視唱練耳不僅能夠活躍高等院校音樂課堂的氛圍,而且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視唱練耳對高校音樂課堂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進而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奠定基石。
關鍵詞:高等院校;視唱練耳;音樂教學;素質教育
視唱練耳,顧名思義,分為視唱和聽音兩個部分,使練習者掌握基本的讀譜功能和聽覺功能,從而對樂譜、音準和節奏等有了基本的把握。視唱更多的是調用聽力、視覺以及自身的感覺對音樂進行理解和閱讀,用自身最真實的感受去了解音樂的本質,從而引發人的感情共鳴。而練耳則更具專業性,通過聽覺去發掘音樂創作的樂器和聲樂,更注重對于學生音樂記憶能力考察。高校音樂課堂把視唱練耳的技能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對于學生音樂素養考察不再僅局限于樂理知識的筆試檢測,更多的是幫助學生認識音樂的基本知識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掌握實際技能,為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開展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融入視唱練耳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不僅針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也包括了非音樂專業的學生,針對兩種情況,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音樂相關方面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其音樂學習的專業性和深度相對較高,但若想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音樂能力,一味追求更多樂理知識的把握是徒勞的。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視唱練耳能夠幫他們穩扎基礎,只有基礎扎牢了,他們才會在音樂上有所成就,很多音樂家的成功都得益于視唱練耳,因此,這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視唱練耳能夠幫助他們分析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幫助他們在音樂學習上有質的飛躍,從而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對于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相關的樂理知識以及樂器都不是太了解,對于音樂的認識更多停留在是一首歌的認知層面,樂理知識和音樂樂譜也是一竅不通。視唱練耳可以幫助他們對于相關的樂理知識一些樂譜的識別有基本的認識,對于音樂領域有更深的了解,使他們在享受音樂的時候能從中有所感悟,進而提升他們自身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校開設音樂課程,原有的教學模式是通過面對面教授基本知識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的講述為主,這種方式單調枯燥,和學生專業課學習的模式相同,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視唱練耳則是利用人們多種感官的結合,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這種教學方式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有機結合,打破傳統課堂的單一輸出模式,使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堂教授注重師生互助交流,讓學生對于教師教授的內容具有濃厚的興趣,加強自身對音樂基本樂理知識的思考,從而對音樂相關內容的學習產生興趣。音樂課程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雙向輸入過程,教師課堂講授加上學生自我吸收才能很好地實現教學效果。
二、優化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堂的建議
目前,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普及度還不太高,其訓練也存在很多阻礙,為了進一步視唱練耳的重要性,使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能夠順利開展,根據進一步的實際調查情況,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一)明晰相關教學目標
音樂素質教育不光重視音樂方面的成績,更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音樂也是時代文化的重要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人們對于音樂的追求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音樂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需要人們與時俱進的去更新。視唱練耳能夠幫助學生扎實自己的音樂基礎,不斷地基礎訓練為音樂創造積累量的根基,長此以往的積累終會實現音樂創新的質的飛躍。學生對于音樂方面的創新,能夠很好地聯合社會的同理心,給人美的享受。視唱練耳能夠扎實學生音樂積累,使他們的音樂創作能夠熟能生巧,為他們音樂欲望的表達奠定基礎,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各方面的音樂素質。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順利開展的指南針,教師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堂講述的過程中,要明晰視唱練耳的教學目標,根據高校音樂教學內容,明確相關的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進行音樂訓練,使他們能夠清除自身所處階段的學習任務。明晰的教學目標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節奏,有計劃地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為高校音樂素質教育月的順利推行奠定基石。同時,使得學生對于視唱練耳的訓練能夠有大致把握,讓他們能夠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對于視唱練耳的訓練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視唱練耳重視學生對于音樂基本知識和相關技能的掌握,音樂課程的教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通過視唱練耳的相關訓練使得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有來了更深的認識和感悟,這些能夠擴大學生的審美感官。視唱練耳的訓練通過視唱聽等能夠更直觀的對音樂進行情感體驗,對于音樂的感官也會逐漸被放大,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感悟音樂本身的美妙,這種感官是在學生審美價值會得到一定的提升。人們對于美的感官是相通的,接觸更多美好的事物能夠凈化人的心靈,使他們對于萬事萬物的看法有了更深的認識。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講解音符的美妙、音樂節奏的優美、旋律本身的美
等來培養學生自身的審美價值觀。
教師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學生能夠在短期的訓練中達到很好的效果,枯燥乏味的長期鍛煉很可能會挫敗他們的積極性,這時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安排教學方式去激發學生的熱情。例如,通過比賽的方式,可以放一首歌讓學生聽與歌相關聯的樂器等,這也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參與熱情。同時也可以借助一些辯論賽或者課堂討論等方式打破單一的訓練模式,使學生能夠在有趣活躍的課堂教授氛圍中掌握相關知識,提高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效率。
(三)完善考核模式
高校應該重視考核模式的創新,僅重視書面成績不利于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落實,高校可以采用課堂表現、日常出勤、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相關樂理知識的考核等多個考核標準,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放過那些日常渾水摸魚的學生,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公正性,這也是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結束語
高校音樂課程中融入了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打破原有音樂課堂上歌唱訓練的模式,使學生對于音樂的了解更加全面。音樂不僅僅是簡單的一首歌,其背后包含著成千上萬種的樂器以及相關樂符,因此,對于樂理知識的把握也要精通。而視唱練耳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精神,使他們在高校音樂課堂上通過全身心的投入來獲取基本的音樂感知,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添磚加瓦,也為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發展推波助瀾。本文主要通過對高校音樂課堂上視唱練耳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并進一步提高高校音樂素質教育開設的綜合成效。
參考文獻:
[1]潘宇婷.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黃河之聲,2019(14):99-100.
[2]黃詩雨.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藝術評鑒,2019(01):61-62+81.
[3]李姍娜.論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37(04):174.
[4]呂麗娜.論視唱練耳在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長春大學學報,2009,19(08):97-98.
作者簡介:
楊丹(1990年—),女,漢族,山東萊州,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