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照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有效教學的教育思想已滲透到現代課堂教學之中。語文作為學生小學教育階段知識學習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語言積累、閱讀理解、認知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小學時期是學生夯實基礎、培養能力的關鍵階段,那么,如何開展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普遍存在興趣不高、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的現象,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聽課效果,還使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產生阻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手法和組織環節存在不足而導致的。因此,本文從信息化手段、問題化環節、小組化合作三個方面出發,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一、借助信息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質量,使其學習效能得以最大化發揮。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有利于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的營造,從而激發學生的能動參與,實現其有效課堂的構建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觀潮》的教學中,這是關于浙江省錢塘江大潮的一篇文章,考慮到學生年齡尚小,對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還未產生直觀印象,對此,我借助多媒體投影技術,將有關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以視頻圖像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此建立初步的認知基礎。學生看到洶涌澎湃的錢塘江大潮時,都紛紛長大嘴巴表示驚訝,目瞪口呆的看著屏幕,待潮汐退去后,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本進行閱讀,想要對這大潮“一探究竟”。這時,我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導入本節的教學內容。通過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產生探究的學習心理,進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設置問題化環節,提升學生閱讀質量
課堂問題是有效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它不僅能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掌握課堂的授課動態,從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實施提供依據。因此,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靈活設計不同的問題環節,引發學生對課文知識點的深度探析,把握其學習的方向,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從而達到有效設問的目的。
例如,在《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本篇文章的中心要點和主旨大意產生初步的理解,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鞏固學生的課堂基礎,我根據學生的學情變化,設置以下探究問題:①本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一個什么內容?②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你是如何理解“呼風喚雨”一詞的意思?③文中講出了科學一詞,科學創造了怎樣的美好生活?④文章中提到的“千里眼”“順風耳”,在現實中具體是指什么?⑤在第三自然段中,哪幾句話可以反映出我們的生活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變化?⑥請在文中仔細找一找,哪些是發現的,哪些是發明的?通過對課堂問題的靈活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細節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意識。
三、開展小組化合作,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因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個體難免產生差異化現象,如,理解偏差、掌握不牢等,這不僅影響學生個體的學習發展,還使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厭煩、抵觸等不良狀態。因此,在 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及時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狀態,合理調整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保證學生個體的學習效果和能動狀態,使其達到因材施教、共同發展的課堂效果。
例如,在《爬山虎的腳》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化的現象,我對此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開展以小組化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相互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我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配原則,保證學生個體與小組整體的學習性,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課堂效果。此外,為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我結合各組的學情變化,設置不同的探究問題,如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課文那幾個自然段著重描述爬山虎的腳?等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通過小組合作的開展,不僅能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良好品格,促進其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問題化環節的設置、小組化合作的開展,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得到提升,還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和閱讀效果得到增強,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有效發展。此外,從學生的基礎學情著手,時刻觀察學生的個體狀態,及時采取靈活有效的應對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實現其共同發展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殷晶.關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幾點建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76-76.
[2]李濤.探析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6):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