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雪
關鍵詞:新個人所得稅法? 匯算清繳? 高校
新個人所得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增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并在2019-2021年保留了居民個人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計稅方式,時下2019年居民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高校作為一個人員眾多又獨特的納稅主體,在新個稅法實施及居民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值得研究分析。
在2019年新個稅法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在指導教職員工進行年度匯算清繳時發現以下問題。
(一)綜合所得與年終獎分布不均衡、稅收籌劃主體責任模糊
部分員工的綜合所得與年終獎分布不均衡,年度總應稅收入不到20萬元,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幾乎占近一半,從而導致納稅人無法充分享受到個人所得稅法關于綜合所得的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的紅利。還有的老師在年終獎發完以后,才發現自己按照學院考核辦法計算的考核獎明明比別人多,拿到手里的錢卻比別人少的怪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發放部門及教師缺乏稅收籌劃意識,或不了解籌劃方法,沒有避開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發放雷區所致。
(二)年薪制教師稅負較大,未享受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計稅優惠政策
分析年薪制老師的扣稅明細發現,此類教師沒有全年一次性收入計稅的收入。究其原因,年薪制教師在簽訂合同時,相關待遇條款即明確年薪多少,按月平均發放。很明顯,年薪制教師的薪酬支付方式導致納稅人無法享受到個稅政策優惠。
(三)學生所得申報難、學生納稅主體的個稅匯算清繳征管工作量大
在高校,學生獲得勞務報酬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每月有大量的學生信息需要維護到自然人電子稅務端,現實中有很多學生在薪酬發放系統中只有學號沒有身份證信息,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學生信息不完善、與薪酬管理系統未及時充分對接,這些導致學生勞務報酬個稅申報工作任務繁重。
通過調研發現,自從稅務端口開放個稅APP居民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功能以來,在學校財務部門接收到的主管稅局要求核實的申訴事項中,學生發起的占95%。經過仔細了解發現,這些學生是想辦理退稅,但由于不了解情況,不少學生就在個稅APP上點擊【申訴】進行所謂的“退稅”操作,結果造成扣繳義務人與稅管員大量的核實回復工作。
(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填寫隨意或不及時,年度匯算清繳綜合所得收入不完整
在做好2020年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工作后,仍出現許多諸如更改2019年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分攤比例、更換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所涉及的貸款房子等情況;在居民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過程中,出現完成匯算清繳工作后才發現有筆收入明細里的勞務報酬沒有添加,甚至忘記填寫2019年度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情況。以上現象是教職工對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及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流程不清晰導致的,說明高校財務部門在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上仍有提升空間。
(一)明確稅收籌劃主體責任、合理均衡綜合所得與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及時完善并充分利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加強對全體教師的個稅政策培訓,提高其主動納稅和稅收籌劃意識、明確稅收籌劃責任主體是教師自己,相關職能部門根據不同的人員性質設計合理的工資薪金發放方案,避開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發放雷區,合理均衡綜合所得與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
假定全年應稅所得額,為全年累計應發收入減去累計免稅收入、減去累計養老保險等專項扣除、減去累計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再減去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后的余額。如果將全年應稅所得分為綜合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獎)兩部分,那么按照表1的建議發放方式能實現最佳的節稅效果。
教工要及時、準確填寫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以盡早享受到個稅改革紅利。同時建議由家庭中較高收入的一方填寫并全額扣除子女教育和貸款利息支出等專項附加扣除,從而使整個家庭總體稅負相對最低。
(二)利用綜合所得與年終獎的黃金分割點,合理設計年薪制人員的薪酬支付模式
參考一般員工的常規工資與年度績效考核的薪酬模式,對于年薪制人員,建議高校相關職能部門將其年薪工資分為基礎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基礎年薪按月平均發放,績效年薪可在年度結束時作為年終獎按全年一次性收入計稅發放,從而達到有效籌劃的目的,保障年薪制教工的權益,最大程度地增加其稅后收入。
表1 居民綜合所得與年終獎最優發放模式及稅率分布
建議職能部門根據年薪級次設計個性化待遇支付條款合同,如對于年薪總額減去全年累計的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后的差額在283100-723100元之間的,建議簽訂合同時按照績效年薪14.4萬元在年終一次發放、剩余按月平均發放的模式來進行約定。如無法做到個性化設計合同,在發放績效年薪時,應選擇恰當的計稅方式,控制好年終獎發放的的臨界值,避免出現多發1元多交幾千元個稅的尷尬情況。
(三)提高學校薪酬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個稅知識學習培訓,以增強學生的稅收意識
提高高校薪酬信息化管理水平,適應目前大數據征管模式,與軟件公司對接,做好薪酬管理系統的升級,確保能準確履行預扣預繳義務,減少稅務更正申報的概率。提升學生信息的系統化管理水平,從學生入學時就及時全面準確地采集學生信息,在學生畢業時適時做出相應調整;同時做好薪酬系統與學生管理系統時時對接工作,及時更新學生的身份狀態,確保稅收申報工作的準確性。
在學校課程設計中增加個人所得稅相關通識課,幫助學生這個未來的納稅主體及早了解學習個稅相關政策,啟蒙其納稅意識,夯實其稅收主體責任意識,從而有效降低年度匯算清繳時學生群體的申訴比例,以大大減輕學校財務辦稅人員的咨詢和稅務機關稅收征管壓力。
(四)加強個稅相關政策的有效宣傳,及時提醒、準確指導教職員工做好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工作
2020年作為首個居民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年,在各媒體強力宣傳的同時,高校財務部門要不斷創新宣傳手段、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為廣大教職工推送通俗易懂版的匯算清繳操作流程,引導教工如實填寫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及時準確地做好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工作。
例如登錄個稅APP后,第一步,要先通過【收入納稅查詢明細】對自己2019年度的收入有個完整的回顧,查看是否有除工資薪金以外的其他收入,如勞務報酬所得;第二步,再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行相應的申報工作,通過“新增—查詢導入”的方式將勞務報酬收入納入匯算清繳的總量中來,避免出現漏申報的現象,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本文結合我國高校實際,對全面貫徹新個人所得稅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應提升高校學生信息的系統管理水平、加強對師生的政策宣傳解讀,通過培訓和具體指導來增強師生的依法納稅主體責任意識,規避居民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過程中的涉稅風險。同時,建議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的優惠政策制定科學、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方案,從教工的利益出發,提高其實際可支配收入,增強其對學校的感情,從而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最新修正版 )[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2]國務院.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國發〔2018〕41號)[A].2018.
[3]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 2018 年 164 號)[A].2018.
[4]牛軍等.我國居民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會計之友,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