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星 余寧
摘 要:河北科技學院的建設者在多年的積極探索中,采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人才,尤其注重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并在校企合作中做到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搭上了開往春天的就業專列,駛上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快車道。
關鍵詞:校企合作;服務經濟發展;夢想
1 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專業與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專業和課程的設置上不能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作為合作方的企業并未充分參與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的研討,而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本身同樣缺乏對企業和市場需求的深入調研。在專業設置上,片面追求當前熱門專業現象嚴重,有些院校經常缺乏戰略眼光和長遠發展規劃,盲目跟風且熱門專業突變冷門的狀況,往往造成畢業生就業率的持續走低。在課程設置上,很多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重理論而輕實踐現象嚴重,雖然學生經過幾年培養具有較強學科理論知識,但動手實踐能力薄弱,社會競爭力不強,難以滿足用人企業、市場及社會的需要。
1.2 教學實踐條件略顯不足
目前多數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實踐教學平臺略顯不足,雖然國家有關部門近幾年加大了對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投入力度,專項撥款正逐年增加,但與普通公辦院校相比,總體仍差距較大,維持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正常運轉的經費來源更多仍是來自學校投資人的自籌。這種在辦學經費上捉襟見肘的狀況,必然導致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針對教學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投入不足,必然導致學生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鍛煉和實操實訓的錘煉,缺乏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的持續競爭力。此外,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又普遍缺乏生產應用型的研發設備,對企業缺乏足夠的合作吸引力,因此目前我國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校企合作往往不夠深入、層次不高。
1.3 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目前多數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①由于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并未與學生擴招成正比發展,因此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比例仍然偏低,加之多數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十分嚴格,致使多數教師疲于應付各種考核,而疏于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視。②各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中普遍缺乏學術研究帶頭人,缺乏雙師型的骨干教師,目前的教師隊伍雖然普遍學歷較高,但大多缺乏企業實踐經驗,雖然可以對理論專業知識進行系統講授,但卻無法針對學生的實操實訓進行科學指導。③各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雖然聘用了一些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但其理論水平和教學經驗明顯不足,且流動性較大,加之缺乏對其行之有效的考核與管理,因此,外聘兼職教師往往難以勝任正常的教學工作。
2 民辦高校校企合作問題的解決對策及建議
2.1 校企雙方明確合作目標
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只有不斷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確保畢業生既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才能讓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民辦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充分掌握合作企業的具體狀況,并與企業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商討。河北科技學院在設置相關課程時,以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由企業教師參與,并經過多次討論,確定核心課以及方向課的設置,此外,民辦高校在培養學生時,還應盡量滿足合作企業的真正需求。
2.2 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
首先,企業與民辦高校的專業建設應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緊密結合。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民辦高校不僅需要提前調查合作企業,還需要充分考慮本校的長期發展和企業的真正需求。企業也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切實提高,準確定位學生的培養目標。其次,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為了能夠提高校企合作的開展效果,民辦高校必須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河北科技學院非常關注學生對培訓效果的反饋、學生對培訓內容的反饋、企業對學生實習狀況的反饋等。第三,構建長期的校企合作基地。民辦高校通過構建長期的校企合作基地,定期向合作企業輸入所需人才,這不僅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還能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就業平臺,從而強化其綜合實踐能力,以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3 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第一,樹立正確的校企合作理念。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校企雙方應樹立正確的校企合作理念,并打破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企業作為合作主體。同時,民辦高校應高度重視企業的實際需求,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需要與企業專業人員共同商討。此外,民辦高校與企業雙方還應明確規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第二,建立雙師型教師供給機制。河北科技學院聘請企業優秀人員加入本校教師隊伍中。這些兼職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帶來先進的技術,還可以為本校教師帶來豐富的工作經驗,從而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定期組織本校教師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去,從而有助其更好地引導學生,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4 服務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校企合作共鑄河科夢想
大學是青年才俊聚集的地方,關注社會是大學的天職,同時也決定大學的未來。每一所學校都有獨一無二的文化,這扎根于其獨特的發展歷程和現實處境,河科做為一所方興未艾的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它首先想到并做到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和家庭受益——為他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彌補國家辦學力量不足的缺陷,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河科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心青年,嚴格要求青年,為青年馳騁思想打開更浩瀚的天空,為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臺,所以河科一步一個踏實的腳印,沿著校企合作,產教結合的路走下去,把學校建成夢工廠,把在這里工作學習的每個有志者都打造成筑夢人。
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是當前我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來源和培養基地,應積極建立資源共享平臺,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實現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政.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障礙及其消解[J].中國高校研究,2018(09):87-92.
[2]王巧云.民辦本科高校在深化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45):30-31.
[3]梅琳.我國民辦高校師資管理中的現實困境和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0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