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摘 要】為了進一步針對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研究分析。方法:選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心內科100名老年患者的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結果:通過對100名患者的病例分析發現,影響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有患者的臨床病情、生活的方式和不良的心理情緒。通過臨床病例顯示,在100名患者中,有20名患者具有原發性心臟病,占總患者的20%;有24名患者具有肥厚性心肌病,占總患者的24%;有42名患者具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占總患者的42%;有14名患者具有肺源性心臟病,占總患者的14%;不良情緒的患者有85名,占總患者的85%;有55名患者均有吸煙的習慣,占總患者人數的55%,有26名患者出現便秘的情況,占總患者人數的26%;與25名患者出現劇烈運動的現場,占總患者人數的25%。結論:針對心內科老年患者,要對患者的臨床病情、生活方式和不良情緒進行重視,可以有效的預防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預防患者發生并發癥有著積極的
作用。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71-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老年人極容易患心內科疾病[1]。由于心內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極容易出現心源性猝死,嚴重威脅了我國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老年患者出現的心源性猝死疾病受到了社會廣泛人的關注。為了進一步針對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研究分析,本次研究選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心內科100名老年患者的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心內科100名老年患者的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5名,女性患者45名,年齡55歲至78歲,平均年齡是(65.73±8.72)歲,其中100名患者有20名患者具有原發性心臟病;有24名患者具有肥厚性心肌病;有42名患者具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14名患者具有肺源性心臟病;且100名患者均有胸悶、胸疼等臨床癥狀。
1.2納入標準
研究對象均在心內科接受治療并在治療期間發生心源性猝死;無行為、組織、認知障礙;無腎、肝部等其他身體疾病;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同意書。
1.3方法
對100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歸納分別,詳細了解患者的日常習慣,統計和分析患者在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心理反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對患者病癥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對出現的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做歸納總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相關資料和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和(-x±s)表示,并進行X2和T檢驗,數據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根據研究對象的臨床病情進行分析
臨床病例顯示,在100名患者中,有20名患者具有原發性心臟病,占總患者的20%;有24名患者具有肥厚性心肌病,占總患者的24%;有42名患者具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占總患者的42%;有14名患者具有肺源性心臟病,占總患者的14%;
2.2對不良情緒的發生率進行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100名老年患者中,有85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良心理情緒,占總患者人數的85%,因此判斷不良心理情緒可能為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
2.3對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進行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100名患者中,有55名患者均有吸煙的習慣,占總患者人數的55%,有26名患者出現便秘的情況,占總患者人數的26%;與25名患者出現劇烈運動的情況,占總患者人數的25%;因此判斷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為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
3 討論
心源性猝死在臨床治療中是一種發病非常迅速,而且死亡率極高的自然性死亡現象,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相關研究表面,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較為復雜,且大多數的患者均為多種因素,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現場[。有關研究證明,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心理因素均是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且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患者的病情與患者日常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有著直接的關系[4]。患者在飲酒過程中,酒精會加重患者細胞的毒性,使得患者的心肌細胞收到損害,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5。而吸煙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的現象,影響患者的健康。而且一般具有心臟病的患者,不易進行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加重患者心臟的負擔,從而影響患者的健康。而不良的心理情緒也會導致患者的心率失常,從而讓患者的病情更為嚴重。
本次研究為了進一步針對心內科老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研究分析,選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來我院心內科100名老年患者的病例作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患者的原發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肺源性心臟病疾病均會是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且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吸煙、便秘)和不良情緒均為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針對心內科老年患者,要對患者的臨床病情、生活方式和不良情緒進行重視,可以有效的預防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患者發生并發癥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春環.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回歸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0):39,41.
[2] 王延軍.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6):28-29.
[3] 何納麗.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飲食保健,2019,6(1):11-12.
[4] 彭鳴.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J].飲食保健,2017,4(3):236-237.
[5] 阿不都許庫爾·阿帕爾.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