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 黃惠琴 殷英
【摘 要】目的:研討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間我院婦科住院部收治的106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非盲法分組,對照組(n=53)行單純健康教育,觀察組(n=53)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心理護理聯合干預,評價患者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及出院后6個月患者復發率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SDS、SAS分別為(39.43±12.20)分、(38.79±12.54)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23±14.23)分、(48.46±14.49)分,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6個月后疾病復發率5.67%(3/53)明顯低于對照組16.98%(9/53),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為盆腔炎住院患者施以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降低患者的疾病復發率也具積極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盆腔炎住院患者;心理狀態;復發率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96-01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間我院婦科住院部收治的106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非盲法分組,對照組(n=53),觀察組(n=53)。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慢性盆腔炎臨床診斷標準,②符合住院治療標準,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病,②妊娠或哺乳期間,③中途退出。對照組年齡區間20-42歲,平均年齡(36.7±2.8)歲,病程4d-4個月,平均病程(2.6±0.3)個月;觀察組年齡區間20-43歲,平均年齡(36.8±2.7)歲,病程5d-4個月,平均病程(2.7±0.4)個月;將入選患者的基線資料輸入SSPS23.0處理,輸出值P>0.05,即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健康教育,即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制度,講解盆腔炎發生機制、惡化風險及其影響因素、有效防范措施、臨床治療措施及配合治療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將對照組措施作為基礎并加施以心理護理干預:患者負面情緒的產生對治療干預有負面影響,因此 護士需要深入了解盆腔炎患者的心理評估結果、心理狀況、家庭支持情況、治療心理和生活習慣,以便給予個體化的心理指導。 經過多次與患者的指導或友好順暢的溝通,增加患者的信任,同時樹立自己的信心。 全面評估患者的消極心理狀態,通過溝通達到贏得患者信任的目的,在贏得患者信任后引導患者敞開心扉,表達自己對疾病治療的內心思想和意見,護理人員應分析陳述的內容,從患者陳述中提取重要信息,提供心理安慰,強調家庭支持在緩解患者消極心理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患者家屬應用正確的方法與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進行配合,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的心理護理效果。
1.3 評估項目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與焦慮自評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由腫瘤科專科護士于干預前及干預后術進行調查評估。SDS臨界值為53分,患者得分低于53即為正常,輕度抑郁得分53-62,中度抑郁得分在63-72分之間,得分高于73即評定為重度抑郁。SAS臨界值為50分,患者得分低于50即為正常,得分為50-60之間則為輕度焦慮,得分為61-70則為中度焦慮,得分高于70即為重度焦慮。
患者出院6個月間有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復發情況進行跟蹤隨訪,了解記錄患者病情復發率。
1.4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程序SSPS23.0處理此次研究數據,其中計數資料(如疾病復發率等)由卡方檢測,輸出顯示為率(%);年齡、病程、心理狀態(SDS、SAS)等計量資料使用t檢測以及(-x±s)的形式描述,P<0.05,說明計數/計量數據間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SDS、SAS)
兩組SDS及SAS水平對比,干預前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AS分別為(39.43±12.20)分、(38.79±12.54)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23±14.23)分、(48.46±14.49)分,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與對照組病情復發率情況對比
在患者出院6個月期間,觀察組共計3例患者病情復發,復發率為5.67%(3/53);對照組內共計出現9例病情復發,復發率為16.98%(9/53),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盆腔炎是婦科臨床多發疾病,存在著復發性高且感染風險高的特點,臨床多給予抗感染、心理、手術及物理治療,雖可治愈但疾病發生與發展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在醫療水平及臨床服務水平逐漸提升的今天,心理護理對疾病康復及治療效果的積極作用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使其在婦科中的應用逐漸得到重視。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SAS分別為(39.43±12.20)分、(38.79±12.54)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23±14.23)分、(48.46±14.49)分,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6個月后疾病復發率5.67%(3/53)明顯低于對照組16.98%(9/53),數據差異顯著(P<0.05)。與等研究高度一致。究其原因,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行心理護理干預可使患者對治療及后續干預保以積極的心態,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因此患者的疾病復發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為盆腔炎住院患者施以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降低患者的疾病復發率也具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譚丹陽. 臭氧結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分析與護理[J]. 當代護士:學術版(中旬刊), 2017(9):82-83.
[2] 康小前, 汪為芳. 連續性健康教育對盆腔炎患者健康知識及治療依從性的臨床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3):18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