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松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工具的廣泛應用,信息工具不僅影響到教師教學方面,還涉及到學生的學習方面。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善用微課等信息工具和形式進行教與學,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有效手段。高效教學的實現是眾多信息技術教師追求的目標。基于此,本文從精心設計微課,強調內容設計;多種微課形式,參與課堂教學;整合微課資源,助力學生復習三個方面對善用微課實現小學信息技術高效教學進行討論,希望有益于各位教師。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學;微課應用
信息時代要求新一代人才及早具備應有的信息素養。其中利用信息工具幫助自己學習是學生信息應用能力的有效體現。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工具學習。因此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是促進學生信息素養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將微課應用到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等所有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支持學習的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精心設計微課,強調內容設計
在進行微課設計時,要把學生同樣地放在重要位置開展教學設計和微課設計。微課的設計第一步就是要對學習者進行分析,學習者的背景和特征直接影響了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等。在進行微課的設計和開發時,應該對微課的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圍繞微課的教學目標,結合課程教材,進行微課內容的設計。如此才能讓微課內容和形式起到吸引學生興趣的作用,幫助教師實現高效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輸入電子報文字”一課時,結合本科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微課。教師將在文檔中插入文本框,移動與縮放文本框以及設置文字的豎排方式等操作過程結果的展示,有效降低了學生對于本課知識學習的心理壓力和恐懼感。教師將操作步驟的展示與操作結果的展示進行切換顯示,如,設置指針的大小為b5,在進行操作步驟的展示過后,馬上顯示操作結果。學生在看微課視頻過程中,對本課知識點有了具體的了解,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高效的練習,教師高效教學目的也因此達成。
二、多種微課形式,參與課堂教學
微課是圍繞一個知識點展開的教學,因此,它具有碎片化的特點。但是在進行微課的設計時,設計者應該將碎片化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相結合,從而形成知識的整體性。但這并不妨礙微課形式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個短視頻的形式,展示零散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具體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形成系統的認知。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實現高效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握住神奇的畫筆”一課時,就利用了不同的微課形式,幫助了學生理解與學習。首先,教師將針對畫圖軟件的操作內容為主的微課視頻在課前發放給學生,用于學生預習。同時教師將學生預習的微課視頻放到了課堂中。然后,教師在進行橡皮涂色工具、取色工具、鉛筆、刷子等畫圖軟件中的工具學習應用時,分別向學生展示了十秒左右的多個短視頻,讓學生通過多個短視頻的觀看,對各個工具的應用效果有了積極的認知和理解。多個視頻展示的效果勝于教師單獨講解和帶領操作的效果,學生對于軟件工具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效果的記憶,也更加深了一步,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整合微課資源,助力學生復習
微課可以應用于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用于課前幫助學生進行預習,課中輔助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課后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因此,微課具有應用靈活性的特點。畢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難以對信息技術知識點形成長久的記憶。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應用場合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將微課應用于學生的復習當中,鞏固高效教學成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修飾相片”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本課知識有長久的記憶,整合了多種微課資源。首先,教師將用于學生預習的微課資源和在課堂上用于學生理解“調整相片”和“保存圖片”等知識點理解的短視頻上傳到微課網絡學習平臺上。另外,教師將課堂教學視頻根據教學進度進行了適當剪輯。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參考自己和同學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融入到了視頻當中。為了保證學生的尊嚴不受傷害,教師在經過學生同意后將失敗案例的部分進行了上傳。多種形式的微課資料不僅充實了學生的復習資料,還有效吸引了學生的復習興趣。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充滿樂趣又高效,有效鞏固了教師高效教學的成果,保證了教師高效教學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貫徹新課標教學理念,踐行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就要正視自身的角色,幫助學生實現高效學習,實現真實、高效的教學。同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提升方面考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善用微課。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的學習,助力教師達到高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萬宏.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如何打造高效課堂[J]. 中國校外教育,2018(14):165.
[2]于芳民. 小學信息技術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分析與思考[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