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冬
摘要:現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人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工作,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在培養學前教育教師時,要對教學方案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使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本篇文章以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為例,對該門課程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方案,使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發展情況越來越好。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策略
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現階段城市中的學前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理論,還需要對幼兒課程的氛圍進行調整,制定明確的教學方案。在教育教學改革熱潮的推動下,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學齡前教師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學前教師的重要場所,為了使培養的學齡前教師滿足時代的要求,學前教育專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使教師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只有在課程設計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為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方向。
一、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教學任務時,還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培養,并強調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而這種培養方式,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素質教育的理論不符。現階段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不再為滿足應試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進行一系列的完善,只有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才能真正了解學前教育課程中的相關理論。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能夠應用的教學資源還不夠完善,教育教學工作缺少硬件設施,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在開展教育教學任務時,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沒有對課程目標進行明確的定位
現階段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結合力度不夠,很多學校存在重視理論傳授輕視實踐培養的問題,這種培養模式不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達到培養的最終目的,現階段中職學校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與企業的管理模式結合在一起。這種管理模式提高教學任務開展的效率,把教育教學變得規范化,讓責任明確于個人。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教學活動時,進行封閉式的量化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設定一系列的獎懲方案,如進行教職稱的評定,發放獎金等。這種培養模式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但是沒有以教育教學工作性質為核心開展教學任務。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教育人才的重要專業,因此在培養過程中需要明確學生身上擔負的責任,將改善人生、發展人性作為教學目的,努力成為幼兒學習路上的引導者。
(二)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完善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規范化高素質的教育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和完善,不過現階段人才培養時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師講解的模式,不具備新穎的教學特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氛圍變得枯燥無味。另一方面,中職學校教師對學生分數的重視程度較高,以學生分數為準進行各種評價、評估工作,這種評價模式較為單一。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進一步推進。
(三)缺少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開展教學任務時,教師對課程目標的認識不夠全面,教育教學工作只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使得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對教學工作的研究相對較少,不能夠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實踐環節中缺少對學生的引導。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時運用的考量評價方式較為傳統。評價體系需要具有重要的評價依據,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如果僅參考學生單方面的能力(如學習成績),學生會受到較大的打擊,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習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策略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給教學任務開展提供方向,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從教學計劃、教學評價、課程設置、課程組成等多個方面考慮,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發揮出應有的導向作用。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應用的考察方式較為單一,僅通過考試不能反映出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在進行評價時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使考察結果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開展教學任務時,多設置一些教學活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獲得豐富的實踐體驗,滿足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求。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計時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不僅為學生講解唱歌、彈琴、跳舞的基本理論,還要結合專業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培養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讓學生在未來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時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問題,對幼兒作出正確的引導。學前教育學生不僅要具備基本的文化素養和教師必須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開展幼兒教育的職業技能。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培養,將學生的藝術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學生的藝術技能,使學生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貫穿基礎技能的培訓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整體的提升,比如在音樂課上,除了讓學生練習基礎樂器的使用外,還是要強化基本功的訓練。多進行課余時間的輔導,提高課程學習的靈活性,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
(二)進行教學觀念的轉化
現階段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仍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中職學校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時通常僅依靠自己的教學經驗。這種教學模式無法與外界社會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形成的封閉式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時代進步的同時,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優化和完善,因此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模式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更新,使教育教學工作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設定一些開放性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傳授新的教學理念和發展理念,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以就業方向為導向開展課程活動。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社會中幼兒教學機構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學生在踏入社會后,還需要根據社會發展趨勢,與實際工作進行一定時間的磨合,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因此需要以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導向,根據就業需求完成教學內容的設置。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以實踐類課程和技能類課程為主,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課程設計的方向是教育教學的重要體現,只有教學觀念發生了改變,才能使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教學任務開展時,教師需要對選取的教材進行多重審核,運用與社會發展形勢相符的教材,使教學研究內容與時代發展同步。比如現階段嬰幼兒智力培養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所以教師可以選用具有嬰幼兒智力培養的書籍作為參考教材,使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對于一些已經過時的案例,可以不為學生進行講解,讓課堂安排更加合理。
中職學校需要定期對教師團隊進行培訓,使教師對外界的發展情況做出了解,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自身具備的教學經驗雖然重要,但是只有與時代的發展情況結合在一起,才能為學生傳達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教師在繼續教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培訓條件。
完善課程方案的設計,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改變傳統的人文課程教學模式增加一些史學、哲學等科目,讓學生具備更多的知識積累。通過多方面的知識學習,具備更多的人生閱歷,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開展教學任務時,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組織一些幼兒教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設定一個教學氛圍,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設情境的方式提高了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探索,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知識內容的消化。
總結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培養,保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制定培養目標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課程設計,才能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專業技能較強、職業道德良好的學前教師,能夠為學齡前兒童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發展作出保障。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對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只有幼兒教師具備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只有中職學校以社會的發展情況為中心,才能使人才培養更具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林娜.集群式模塊課程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16)
[2]葛文忠,張憲霽,朱哲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中職教育課程設置[J].企業導報.2010 (03)
[3]戴軍.關于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9 (03)
[4]姚麗華.關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的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 (09)
[5]林倩,劉永萍.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 (09)
注明“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教學診改視角下農村職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立項編號GXZZJG2019B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