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琴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我國傳統企業的經營發展模式,高新技術企業對內部經營管理模式以及產品特征都產生了全新的改變,與傳統企業的經營發展有一定的差異化。其成本控制作為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因素,保障成本控制機制完善且高效實施對高新技術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就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運行現狀進行分析,對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同時針對性提出相應有效的解決措施,為后續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開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 ?成本控制 ?問題對策
一、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意義
首先,就理論意義而言與我國多數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具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較高、產品技術含量高、優化更新速度快,對環境變化形勢敏銳度高等特征,使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具有很大壓力。其次,就實際意義而言目前我國多數企業提升經營發展的方式多以高投入為主,這樣的方式并不能保障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尤其就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一方面競爭環境逐漸激烈,其受眾消費力度降低,產品價值提升空間不足;另一方面隨著生產要素的成本提升,企業如何基于嚴峻的市場環境繼續穩定長久發展,如何在保障企業產品質量下最大化提升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問題。
二、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力資源價值評價機制缺乏完善
人力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主要執行力量,其人力資源價值的充分利用對企業成本回報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影響。然而目前多數企業缺乏完善的人力資源價值評價機制,導致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分配只能以主觀判斷為準,繼而多存在人員分配不當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其人力資源價值評價機制不完善主要出現以下三點問題:其一,高新技術企業多以高薪聘請的方式引進專業人員,但是對其職位安排不當甚至閑置;其二,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急需專業人才,因此將未達到評價標準的人員聘請進來,但是此類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的人力資源價值與薪酬不匹配,從而導致企業成本額外增加;其三,由于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評價機制缺乏完善,企業對內部工作人員不同的人力資源價值并未制定不同的制約及獎懲措施,從而影響企業內部專業人員的工作效率,甚至引發企業人員流失現象。
(二)企業技術績效評估不健全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未對專利技術進行評估,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出現不必要的流失;還有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對此類過高評估,從而導致其專利技術的價值不具有實際性。目前關于企業技術績效評估還沒有較為獨立且有效的方法,因此仍舊以資產評估的相應方式為主,主要為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其中關于收益法對企業的專利技術而言這種方式自身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使企業技術的獲利無法得到有效的反映。關于市場法,由于企業內部各項技術專利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不會與市場出現相似,因此市場法對企業資產價值評估具有一定的難度。關于成本法,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內部的專利技術的自身價值與成本付出不對等,因此成本法并不能將企業專利技術的價值完整的體現出來。
(三)企業成本結構與成本控制方式不匹配
我國傳統企業由于其間接性成本費用使用較少,成本控制主要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費用而言。然而對高新技術企業而言,企業除基本的生產成本外,其前期的產品研究開發成本及后續銷售環節費用占據很大比例。但是當前多數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方式缺乏合理性,將其重點仍舊置于對生產成本各環節的控制,對企業其他環節的成本費用有所忽視,使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此外,從整體而言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企業各項環節的成本產生占比存在很大差異,導致高新技術企業成本不能得到真實體現。
三、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對策
(一)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在高新技術企業成本中占據很大比重,因此企業在引進人才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以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根據實際需求引進所需人員。其二,企業在開展招聘前階段應保障準備工作落實到位,其中包括對所需工作人員的職位、職責規劃以及所屬范圍,還有所需工作人員應滿足基本標準及要求等,從而有效避免后續產生的不必要的成本費用支出。其三,關于人員招聘環節應將選拔重點置于人員自身背景以及判斷其存在的潛力能否勝任相應的職位。在招聘過程中關于人員自身的職業規劃以及對該職位的看法等進行提問,在招聘環節對人員相關信息的掌握越深入可以避免后續出現離職等情況。
(二)重視并完善企業技術績效管理工作
首先,在技術績效評價過程中應注意評價方式的應用。其中關于有形資產的評價方式目前也運用其中,這三種方式對無形資產評估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優勢和劣勢。由于企業技術和研發之間的對應關系沒有明顯的體現,因而通過應用不同的方式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其次,基于目前逐漸嚴峻的市場環境形勢,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及時掌握市場環境變化,還需要對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具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可以降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成本的不必要花費。
(三)靈活使用成本控制方式
成本控制方式的選擇對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不同于傳統企業,應采取針對性的方法對不同階段進行成本控制。
企業產品研發階段采取“目標成本法”確定企業成本依據,后續根據企業產品研發過程中潛藏的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從而保障企業產生的實際成本費用和目標成本費用數據一致。企業進行材料購置階段,近年材料購置在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中所占比重逐漸減少,可以通過“作業成本法”和“線性規劃”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不同供應商的相應數據信息,從而實現材料購置成本的降低。企業生產階段,對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發展而言器械設備的使用是重點部分,因此企業在生產階段針對成本控制借助“成本動因”的方法進行分析,從而保障企業相關數據信息的精確性,在后期產品的銷售階段,可以采取銷售費用適當的與銷售部門的績效評估相結合的方法,在不影響產品正常銷售的情況下使銷售部門能夠從各個方面節約銷售成本,進而起到控制銷售成本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高新技術企業不同于傳統企業經營發展模式,使高新技術企業在應用傳統成本控制模式經營發展過程中出現人力資源價值評價體系不完善、企業技術績效評估不健全、成本結構不適用與成本控制方式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控制進行分析,提出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重視并完善企業技術績效管理工作、靈活運用成本控制方式等措施保障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正常實施,從而有利于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穩定健康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秀霞.淺議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的戰略[J].會計師,2015(3):52-53.
[2]鄒玲.戰略成本管理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應用[J].當代論壇,2014(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