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與新課程標準的持續深化改革,新的教學模式也在被不斷地探索。在當前的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被逐漸運用,應用范圍也逐漸變得廣泛。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是教師也是學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文章就互教互學模式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的應用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互教互學模式;小學數學;高年級
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包含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學與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學。進行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之上相互啟發,相互交流,互相補充。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都會逐漸得到提高,進而可以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標,提升課堂質量與課堂的學習效果。可以說,互動互學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有利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合作過程中可以共同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思維認知能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前對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的應用進行探討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互教互學模式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可以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
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之上的主體作用,也遵循了當前教育“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之上進行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也給予了學生們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團隊之間的協作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則沒有這樣的教學效果。所以說,互動互學的教學模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之上更好地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二)可以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之下,師生之間是相互平等的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之上可以對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及時向教師提問,也可以質疑教師的講解,進而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發揮學學習主觀能動性,體現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也增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三)有利于改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
在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要教給學生們新的知識,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們獲取新知識的辦法,使學生在離開課堂之后,也有自己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此滿足學生今后發展的需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
二、互教互學模式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進行互動互學教學模式時,教師要適當地創建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創設問題情境要具有挑戰性,要做到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看似有趣,但是學生簡單思考一下,便能想出結果,并沒有太大的思考價值。因此,教師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要讓學生在經過認真思考后才能準確地得出結果,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思考能力。另外,創設問題情境要注重實效性。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時,教師要注意突出本節課堂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突出重點和難點也可以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本節課堂的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小明過生日,一共邀請了5個小朋友去到家里做客,小明家還有爸爸媽媽,那么生日蛋糕應該怎么分呢?很多學生能夠說出分8份,每人一份。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能理解蛋糕分成多份的意義,這就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能更容易地去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點,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
(二)在互教互學的過程中設置獎勵機制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好勝心,因此,在互教互學教學過程中設立獎勵機制,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他們之間的競爭力,使他們之間爭著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與自信心,對其今后的學習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圓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立獎勵機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獎勵機制的激勵下,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夠說出圓形的具體應用,有的學生說圓形能夠應用在汽車和自行車上,有的學生說圓形能夠應用在玩具上,甚至有的學生說飛機上的窗戶就是圓形的等等。學生在獎勵機制的激勵下,能夠發散自己的思維,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教師要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采取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次數,同時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雞兔同籠”這一問題,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兩組進行互動式的教學,一組扮演籠子里的兔,另外一組扮演籠子里的雞,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雞兔同籠這一問題,從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相關問題,以及其解題思路。
(四)引導生生之間進行互教互學
同伴互教是使用最廣泛的學習形式,這種形式不僅僅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平時的學習中也會用到。例如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學生之間可以交流學習心得,對預習的內容進行鞏固和學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知識的互檢,如互相進行口算訓練等;在課后復習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有課上沒有聽懂的內容,那么同伴之間就可以進行互助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也是非常流行的,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小組學習的好處就是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能夠讓多個人的思維碰撞在一起,這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以免出現分組不均衡的情況。
全班合作的學習形式是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習小組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由小組的代表成員對思考的結果進行闡釋,最后全班學生根據每一個小組的結果進行討論和綜合學習,最后達到學習的目的。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然而,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轉變教學思想,充分發揮互教互學的教學優勢,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秋玲.淺談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32):62-63.
[2]陳艷.關于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J].學周刊,2016(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