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對文化品格進行滲入式培養。學生在語言活動中理解文化內涵,有助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鑒賞、批判和反思過程中,拓寬國際視野,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感。如何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品格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我國英語教育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英語聽說教學;文化品格培養;實踐研究
一、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只有真正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含義,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語言,只要教師從文化視角出發,這些負載多重文化的教材就是可以分析的,是可以被感知和被理解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從文化的深層機理中加以領悟和掌握
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每個單元有一個Integrated skills 板塊,該板塊為聽說教學,涵蓋三個部分:Part A1 為聽——加工分析信息,聽力語料具有口語化和情境化特點,話題圍繞單元主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具有真實交際性等特點,引導學生發現并識別文化現象。Part A2大多為聽——判斷或者信息應用,完成一個書面報告,語篇中傳遞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知、比較、分析和鑒賞,加深對文化異同的理解,幫助學生認同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Part B 則是一個口語語篇,圍繞單元主題運用本單元核心詞匯和語法進行口頭輸出,基于口語語篇所承載的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挖掘其意義和內涵,幫助學生在語言練習和運用中學習和內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引領正確的價值觀,并將優秀的文化進一步內化為個人的意識和品行。
在學習這些聽力語料和語篇的過程中,學生要接觸大量的英語國家社會現象和文化背景。本文以譯林版《英語》八下 Unit 4 A good read 中Integrated skills 課時為例,闡述筆者在聽說課培養文化品格素養的實踐,探討在聽說課中通過分析和挖掘聽力語料和聽力語篇中承載的文化和育人價值,將語言視角和文化視角緊密地結合起來,確定可評估的文化目標,生成文化互動的課堂。
二、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內容是本單元的Integrated skills板塊,單元話題為一本好書(A good read)。通過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 和第二課時Reading的學習,學生已經接觸到了書籍的類型、一些西方著名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比如法國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和英國諷刺大師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本課是一節話題為Recommending a book 的聽說課。本節課聽的部分主要有兩個聽力語料。第一個是聽取學生最近在讀什么書以及書的種類。第二個是聽英國作家J.K. Rowling以及她的成名作《哈利.波特》系列叢書的背景介紹完成筆記,認識名列世界最暢銷小說,了解外國著名作家成長的過程。A3是一個聽——判斷信息,基于班級學情和教學重點,教師刪除了這一部分,補充了莫言相關背景作為教學資源。本節課口語部分話題是學會如何在圖書館借書,功能是鞏固Grammar 的學習,能夠正確運用have to 和must圖書館的借閱制度,在圖書館使用恰當的語體。
基于教材和語篇分析以及學情調查,筆者發現本節課的話題和聽力語料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在本課結束時,學生能夠:
(1)通過聽力語料1談論正在讀的書及其類型,向同學推薦一本正在讀的好書并制作小組閱讀檔案,說明推薦理由。
(2)通過聽力語料2了解英國作家J.K.Rowling在出版世界最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的過程,認同作家J.K.Rowling的成功,了解并制作我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檔案。
(3)在知道圖書館借閱制度的基礎上,比較中外圖書館借閱方式的表達差別,正確用英語在圖書館借閱圖書以及如何提供借閱幫助。
2.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是八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七年級下學期已經接觸過名著Alice in Wonderland,并在七年級寒假開始自主閱讀《黑布林》、《書蟲》等英語名著閱讀,同時在語文學科讀過若干課外必讀名著書。他們不僅自購圖書,也從學校或者政府部門圖書館借閱圖書,有豐富的讀書和借書生活經驗,這為實現本課的學習目標1提供了可能性,在談論自己在讀的書以及類型有充足的材料進行口語活動,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此外,學生在小學高年級即接觸到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對于小說內容感興趣,但對于叢書背后的出版過程和作者背景知之甚少。學生可以通過聽取相關材料填補自己閱讀的空白,滿足好奇心。學生和著名作家丁立梅做過多次面對面交流,激發了學生熱愛閱讀和堅持自己的寫作夢想,這對于實現學習目標2奠定了基礎,認識中外著名作家,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在本單元語法版塊,學生已總結圖書館借閱制度,為本節課口語部分輸出have to 和must 做好鋪墊。
三、教學過程
Step1 . 圍繞主題創設真實情境,激活文化圖式。
教師出示《士兵突擊》電視劇許三多談自己如何讀書學習的視頻截圖。字幕中,許三多自述自己不懂怎么讀書,就去圖書館借書看,按照字母順序從A到Z,現在已經讀到D。鼓勵學生建議許三多該讀哪些種類的書。接著出示一張教師挑燈夜讀的照片She lost herself in a good read, She wants to improve her knowledge of designing.激發學生談論在讀什么書以及書的種類,進入本課主題Recommending a book。
(1)小組交流互動,完成讀書檔案。
1.What book have you read recently?
2.What type of book is it?
(2)根據書名預測書的種類,播放聽力語料1,匹配A1并口語輸出學生讀書檔案.
e.g. Kitty has read a travel book called 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
(3)再次播放聽力語料1,小組PK聽寫每一本書其他信息。
(4)給澳大利亞同盟校教師Ms Castle介紹讀過的一本英語名著的名字和作者。
[設計意圖]
通過許三多不知道如何讀書的截圖導入單元主題A good read,激活學生關于不同種類圖書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英語表達的需求,為聽力語料1搭建支架。教師鼓勵學生生成小組閱讀檔案,在組內漂流閱讀。此外,授課教師自己挑燈夜讀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的情境設置貼近生活實際,激發學生思考讀書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該課內容時,學校正巧有澳大利亞同盟校教師來班級進行文化交流,教師設置的情境(4)非常自然貼切。
[評析]
授課教師非常注重學習情境的設置,以任務鏈式的情境進行聽前準備,使之更好地為文化品格素養培養服務。教師設置了聽中輸出活動情境:_____has read a _____(種類)called_______(書名)recently,it tells us__________(內容),最后的聽后輸出活動是澳大利亞交流教師在班級交流,鼓勵學生給澳大利亞教師Ms Castle介紹自己讀過的英語名著。這些情境設置自然真實,貼近學生生活,又與課本學習內容緊密相關,將語言學習蘊含在文化學習中,有助于語言的真實交流。
Step2. 深入語篇挖掘育人價值,樹立正確人生觀。
情境創設:
Suzy wants to read a popular novel Harry Potter series.
How much do you know the novel?
Who is the writer of it?
1.學生閱讀A2 Suzy關于Harry Potter series 記錄的筆記,判斷語篇結構,教師引導預測語篇缺失信息,做好聽前準備。
2.學生聽語料2,完成筆記,了解其創作過程。
回答以下問題:
How many books does the series cover?
Was it easy to publish?
Why it is a great success today?
教師出示作家名言,感受J.K.Rowling的魅力。
3.將筆記轉換成一個口頭報告,向同伴介紹英國女作家J.K.Rowling及其代表作。
[設計意圖]
通過聽力語篇的教學,幫助學生輸入英國著名作家J.K.Rowling創作Harry Potter的過程以及系列叢書取得成功的經過。指導學生聽前預測第4空為年份,第5、7、8、9空為數詞。通過三個層層遞進的提問,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寫作之路的不平凡,樹立信念,夢想需要堅持才可能成功,讀她的名言感受優秀作家的人格魅力。
[評析]
英語教師要形成一種文化自覺,我們不僅僅是教語言的,還是教文化的。不管學生未來從事什么行業,他們的做人態度和做事風格都必須端正。文化知識的教學應以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和發展為目標,文化學習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還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內涵,并將優秀文化內化為個人的意識和品行。教師通過三個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有了理想應該持什么信念去堅持,總結出Dont give up your dream easily.
Step 3. 整合語篇補充相關主題資源,培養文化自信。
1.教師分發小組百度百科莫言資料,小組合作查讀相關信息完成檔案。
2.小組組內討論,形成口頭報告,在全班展示交流。
3. 推薦自己最喜歡的一位作家的著作,簡單說明理由(課后作業)。
[設計意圖]
文化知識的教學是一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過程,涉及幾個步驟的演進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識——分析與比較;認同優秀文化——賞析與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認知與內化;形成文明素養——行為與表征。學生要學會用英語主動傳播中國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意識。
[評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層次性,先立足語篇信息完成聽力教學目標;接著挖掘語篇的文化知識和育人價值;最后跳出語篇,有意識提供相關背景資料,進行中外優秀文化比較和認同,樹立了語言與文化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的意識,教師選取莫言作為教材資源的補充,有意識將人類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引入教學,實現了將文化知識內化為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認知、行為和品格。
四、結語
文化品格素養的提升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措施圍繞文化知識開展教學,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幫助學生了解英美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理解、分析、討論語篇承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針對教材中出現的西方著名人物,可以提供背景資料,引導學生正確比較優秀文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根據條件適當開展中外學校、學生之間的聯誼活動,一方面可從中外交流中直接獲得文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英語語言技能的提升和跨文溝通交流能力的有效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語言與文化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的意識,引導學生通過探索、體驗、比較、對比等多種方式學習中外文化知識,實現將文化知識內化為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認知、行為和品格。文化品格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新課題,希望更多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嘗試,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實現英語學科特有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慧芳、卿源淵“英語聽說教學中培養中學生文化品格核心素養的實踐策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12期.
[2]肖丹“中學英語文化意識培養的教學途徑”,《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6期.
[3]葉暢“文化意識培養要避免‘三清三重”,《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6期.
[4]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