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瀾
摘 要:貝利尼創(chuàng)作的《游移的月亮》是一首藝術歌曲。藝術歌曲作為一種新穎的歌曲形式,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逐漸興起并風靡歐洲。通過貝利尼藝術歌曲的藝術特色,對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以及演唱風格進行探究,通過對整首歌曲的演唱來發(fā)現(xiàn)和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藝術情境,并探究演唱時音色、節(jié)奏、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特點。
關鍵詞:貝利尼;演唱;藝術意境
一、貝利尼人物介紹
文森佐·貝利尼,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的卡塔尼亞。自幼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父親和祖父都是音樂家。貝利尼短短的一生中寫出了十一部歌劇,以歌劇《阿代爾松與薩爾維娜》和《比安卡與費爾南多》嶄露頭角。《海盜》是一八二七年在米蘭拉斯卡拉歌劇劇院上演從而獲得成功。為此創(chuàng)作了很多部歌劇,在多地上演。一八三三年創(chuàng)作歌劇《清教徒》贏得世界聲譽。
二、以貝利尼為代表的意大利歌曲
文森佐·貝利尼是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早期代表,也是意大利藝術歌曲的代表性作曲家,被譽為“意大利的夜鶯”。在我的演唱和學習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情感是貫穿貝利尼藝術歌曲的一大常態(tài),他的藝術歌曲有著濃郁的浪漫主義風格,作品注重情感的處理,擅長表達溫柔、憂郁、思戀一類的情感。很多作品都以愛情故事為題材,有轟轟烈烈,也有平淡無奇;有甜蜜喜悅,也有憂愁嘆息。他的作品不追求過多的華麗裝飾和復雜結構,而是注重在動人旋律的基礎上對真實情感的表達。證實這一點是他成為浪漫主義早期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作曲家。
三、歌曲《游移的月亮》的作品分析
歌曲《游移的月亮》是貝利尼藝術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創(chuàng)作于他的學生時期。這首歌曲充滿了詩情畫意,旋律線條舒緩流暢、優(yōu)美,歌詞富有文學性。歌曲采用分節(jié)歌的形式,結構簡單但非常嚴謹,以一個主題樂句發(fā)展變化貫穿全曲,借助月亮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充滿著浪漫氣息。在伴奏織體上,可以看出貝利尼所提倡的伴奏同旋律緊密結合的主張,伴奏織體和節(jié)奏十分簡練,和聲上主要使用主功能,以分解和弦為主,節(jié)奏舒緩且以三連音居多,在這種簡樸的創(chuàng)作手法下創(chuàng)作出如此動聽的音樂,足以看出貝利尼的驚人的創(chuàng)作天賦。整首歌曲可分為四部分。可以從音樂中透露出無限的深情,歌曲的伴奏猶如月光的傾瀉。歌曲的前半段勾勒出一幅靜謐安詳?shù)囊雇砭跋螅嬅嬷杏谢▋骸⒂行∠⒂性铝痢T鹿鉃⑾聛恚系娜夯ǘ急徽樟粒铝梁腿夯ǚ路鹪诮涣鳎嬅姘察o、美好。在前半部分美好景色的烘托下,第二部分開始向夢中情人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為了心愛的姑娘,心里一直在嘆息跳蕩,也只有她能理解主人公現(xiàn)在的熱切渴望。第三部分有些傷感,因為二人天各一方,此刻最大愿望就是能歡聚一堂,但距離成了最大問題。最后一部分又回歸到對對方表達自己的愛意,一句歌詞重復三遍,層層遞進,將主人公內心的思念之情毫無保留的抒發(fā)出來,并在此結束整首歌曲。
四、歌曲《游移的月亮》演唱風格
我在大二時曾演唱過這首歌曲,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逐漸摸索出演唱這首歌曲的一些心得。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有力的聲音曲演唱這首作品,要把在靜態(tài)中隱蔽的力度所表現(xiàn)出來,在《游移的月亮》這首作品中,貝利尼別具匠心的將幾組上下行的旋律結合在一起,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演唱時對于氣息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這首作品抒情的樂句居多,旋律線條較長,因此演唱者要有好的氣息支撐,有節(jié)制和平穩(wěn)氣息控制,讓聲音具有連貫性,只有這樣才能將作品中夜晚的靜謐、安詳?shù)臍夥昭堇[出來,從而更好的襯托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念愛慕之情。情感是其作品的靈魂所在,要正確表達出這首歌曲的情感,必須要理解歌詞大意。因此我們在演唱之前要先對照中文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根據(jù)歌詞大意來處理演唱風格。在對歌詞正確理解之后還要注重意大利語的發(fā)音,弄清楚哪些是需要讀重音并注意區(qū)分元輔音。元音應清晰、準確,所占時值也應長于輔音。在輔音結尾的句子處要注意與后一句開頭的連接,這樣更方便我們的演唱。在歌曲伴奏方面,伴奏開始的第一句便把主題表現(xiàn)出來,緊接著人聲旋律主題也隨之而來,而且在人聲演唱部分的伴奏多用簡單的分解和弦,使得伴奏處于配角地位,給人聲留出風頭,這一特點在貝利尼的許多藝術歌曲中都出現(xiàn)過。因此在演唱這首歌曲時,要盡量注意與鋼琴伴奏的呼應,達到鋼伴與人聲在速度、節(jié)奏及風格上的統(tǒng)一。總的來說,在演唱這首歌曲時節(jié)奏較為自由的處理能更好的抒發(fā)出作品本身的感情。
五、歌曲《游移的月亮》演唱體會
貝利尼的作品以其嚴謹?shù)囊魳凤L格、優(yōu)美的旋律、聲樂技巧的充分發(fā)揮在我國高校的聲樂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作品篇幅不大、旋律柔美、音域也不寬,樂句與樂句之間氣口明顯,有利于我們訓練氣息方面的基本功;歌曲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對提升聲樂初學者的音樂修養(yǎng)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貝利尼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的優(yōu)秀的、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藝術歌曲,他的創(chuàng)作直接影響了后來西方乃至中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在聲樂學習中,我們應盡可能地多演唱這些作品并體會其深刻內涵,真正的置身于音樂中的場景,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用心去體會音樂帶給我們的無窮歡樂,從而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貝里尼以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豐富的思想情感等特點,將藝術歌曲這一體裁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結? 語
近年,隨著流行音樂文化的崛起,藝術歌曲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地位,特別是在我們年輕的一代中,學習和演唱藝術歌曲的人越來越少,藝術歌曲不但使我們聲樂技巧的提高,更多的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各民族音樂風格的理解。它們在潛移默化中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可以從中悟出人生道理。我相信經(jīng)過時間的大浪淘沙,那些經(jīng)典的東西定會再次顯現(xiàn)出它的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再次浮現(xiàn)出來并且更加璀璨炫目,經(jīng)久不衰。
參考文獻
[1] 臧婉.從《游移的月亮》看貝利尼的歌曲創(chuàng)作[J].大眾文藝,2010,(11).
[2] 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