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近兩年中國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小學,學習音樂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實際教學中也應當圍繞音樂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創新音樂
現如今,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由于小學音樂課程的價值就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上,教師就應當依據實際的音樂教學現狀,在相應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做出諸多對學生有效的音樂教學策略[1]。從而使學生既能夠對學習音樂有興趣,讓學生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審美能力和素養,還能在教學成果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由于小學音樂并不是主要的課程,所以在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這門課程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小學生音樂教學的效果并不夠理想。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教唱幾首歌和講解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卻忽略了音樂其實是一門藝術,一門可以陶冶學生情操的藝術這樣的事實。除此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閱歷的局限,對音樂并不了解,教師們便會覺得不必講給學生聽甚至覺得講了學生也聽不懂,因此就怠于講解。然而事實上音樂教學并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是讓學生陶冶情操、提升音樂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基于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在當今社會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可以順應時代的潮流,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創設一個個生動形象的音樂情境,以此來豐富音樂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小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比起傳統的模式,他們可能更容易對新奇的事物產生興趣,也更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而多媒體功能強大,有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及視頻的能力,因此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很容易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只要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上的教學效果自然就會事半功倍。
(二)結合聲樂,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師可以從尊重小學生的天性、尊重教育規律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律動與創造相結合,生活樂趣與音樂學習相結合,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又聲樂并茂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少先隊員采茶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采茶的短片和采茶歌舞表演的片段,然后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根據看到的視頻材料和老師教授的歌曲自編自演歌伴舞。學生們在這種氛圍當中一般都會有著強烈的學習的欲望[2]。在這種學習欲望里,教師可以讓學生領會到音樂唱跳的樂趣和真諦,從而強化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這樣不僅可以在充滿無限童趣的課堂中學習到音樂知識,還提高了學生上課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提問激發思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其實是激發思維最關鍵的存在。只有當學生有不懂的問題的時候,才會激發思維并擴散發展思維。科學的教學問題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未知的事物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和發展。但在現階段,教師想讓學生主動提問并沒有那么容易。首先,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強,積極性不夠高。很多時候學生會覺得課程太過無趣乏味,不愿意去學,因此在課堂上他們都不愿意聽教師的講解。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抓住時機,讓學生知道這個課程不但有趣還便于理解。其次,學生們習慣于聽教師講解,教師說有什么問題才覺得有什么問題,并不會主動去思考問題,如此就更不用提主動提問了。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發現問題的機會,并且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此不僅可以讓他們對該課程感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和研究探索的能力。當然,教師在教授完這些音樂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互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互動中得到升華。
(四)提升欣賞音樂能力,更加理解音樂作品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生活閱歷淺,積累的經驗也非常少,因此要想讓他們真正理解音樂的內涵對他們來說還是很困難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來指導他們如何正確的理解該音樂作品。無論是用有趣的故事、生動形象的畫面還是其他的可以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的方式,只要能讓學生獲得與音樂作品同步的感知,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五)開展表演活動,加深對音樂的形象理解
事實上,音樂不同于其他課程。音樂是一門藝術課程,具有塑造、培養、引導及教育人的作用。因此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應該把音樂元素融入到表演過程中[3]。例如,教師在教授完音樂知識點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演。無論學生表演得好與壞,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勇于表演。而通過開展這種表演活動,不但可以滲透音樂知識、技能、方法和素養,還能便于學生理解并且勇敢展現自己,更是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
結 ?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為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不僅僅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只有足夠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結合先進有效的現代教育科學技術,才能讓學生愉快輕松的學習,感受到音樂課程的美好。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音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季桃.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258.
[2] 徐冬潔.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考試周刊,2018,(65):183.
[3] 梁瑋紅.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讓音樂走進孩子的心靈[J].新課程(小學),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