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繼松
摘? 要:趣味教學可以寓教于樂,既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又讓他們體會到知識學習的快樂,進而進行更加積極地學習。所以,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具備寓教于樂的意識,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多種趣味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并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教學方式;方法探究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單純的知識的渴求并沒有那么強烈,反而對趣味性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將知識變得有趣起來,進而讓學生感興趣起來。為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從趣味教學的角度進行切入,為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趣味,讓學生在趣味的驅使下集中精力進行數學學習,并提升自身對數學學習的熱愛程度。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需要從細節方面進行努力,為學生設計多種多樣的趣味教學方案。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在小學數學中進行趣味教學的方式進行研究。
一、設計教學游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趣味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趣味。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可以帶給他們很強的愉悅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有趣。所以,教師可以將游戲帶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中,為學生設計教學游戲。也即是說,教師需要對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改編,讓游戲更加適合數學課堂,同時也需要將數學知識融入進行游戲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
例如:在進行“混合運算”的教學時,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學習的基礎,所以,對于運算規則的學習速度較快,但他們對計算練習并不熱衷。而對于數學計算而言,僅僅學會計算規則還不夠,還需要能夠熟練運用,并提升計算速度。為此,我給學生設計了計算游戲。具體來說,這是計算闖關游戲,仿照密室逃脫的形式設計,每一間密室中都會有五道計算題,學生只有計算出正確答案,才能逃出房間。一共有五個密室,共二十五道計算題,看看哪位學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來。對于這樣的設計學生非常喜歡,在他們看來,這已經不是在進行數學計算,而是在玩游戲。如此一來,既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又能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
二、巧用多樣故事
從故事的角度進行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既能迎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教師可以挑選或者設計多樣化的故事進行數學教學。并且,教師在挑選或者設計故事時,需要考慮到小學生對故事的偏好,也需要將數學課程內容融入進故事中,還需要控制故事的長度。并且,將故事融入到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對故事的展示形式進行一定的設計,即可以直接口頭講述,也可以展示文字讓學生進行思考,等等,不同個形式可以帶給學生不同的趣味體驗。
例如:在進行“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關于計量單位的趣味故事。具體來說,我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兩幅圖畫,在第一幅圖畫上畫著三只小熊,我告訴學生這三只小熊最近有個苦惱,那就是它們都想減肥,但是竹子太好吃,不僅沒有減肥成功,反而還長胖了。緊接著我展示了第二張圖畫,在這張圖畫上每只小熊都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只小熊說:“我長胖30斤。”第二只小熊說:“我長胖300克。”第三只小熊說:“我長胖3千克。”說完之后,它們開始爭論誰長胖得多,一直爭論不休。在講完故事之后,我讓學生說句公道話,哪只小熊長胖得最多。學生在聽故事時覺得很有趣,聽完之后對于這個問題卻很難得出答案,因此當我告訴他們答案就隱藏在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中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所以,教師應當善于運用故事來制造趣味。
三、妙用趣味情境
在小學數學中運用情境進行趣味教學,可以讓數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因此,教師可以為數學教學設計多樣化的情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情境時,教師需要考慮到情境在數學課堂上的可實施性,如果可實施性較低,即使情境再好,教學效果也很難達到預期。并且,教師也需要考慮到情境與數學內容的結合度,情境與數學內容的結合度越高,越能激發學生的思考。
例如:在進行“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時,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生活化的趣味情境。具體來說,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攀比,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進行攀比。在情境中,我會展示一個朋友聚會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衣服、錢包、菜品等都會有標價,比如599、1023、1302等等,還有人會比較工資和孩子們的成績。對于這樣的情境,我先問學生的感受是什么。有學生覺得大人們很有趣,也有學生覺得不應該攀比,等等。趁此,我給學生進行了德育方面的滲透,并引導他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思想觀念的提升。
四、活用豐富視頻
運用視頻進行小學數學趣味教學,一是因為小學生喜歡畫面感十足的內容,喜歡視頻的形式,二是因為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視頻資源越來越豐富,并且很多視頻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所以,教師可以為數學課程挑選合適的視頻,并對視頻進行一定的優化,讓其更加適合數學課堂。也即是說,教師需要控制好視頻的時長,并在播放視頻前后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提升學生對視頻的關注與思考。
例如:在進行“圖形的運動(一)”的教學時,我用視頻來增加了課堂趣味。具體來說,在視頻中,學生可以看到游樂園中的旋轉木馬、摩天輪,還可以看到觀光電梯、行駛的汽車等等。這些視頻內容很快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在他們開始觀看的時候,我提醒他們尋找視頻中各個場景之間的共同點。帶著任務進行視頻觀看,學生看得非常認真,但是對于共同點是什么,他們不太確定。因此,我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因為急于知道答案是什么,所以學生的學習非常積極。所以,教師應當注重視頻的選擇,并巧妙地用視頻進行趣味教學。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這一階段正是他們奠定數學學習基礎,養成數學學習習慣的階段。趣味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較好的印象,進而積極地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還能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有利于他們的數學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 任文興.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4):114-115.
[2]? 何小寧.趣味教學,寓教于樂——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