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飛
摘? 要: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的學習很容易被學生忽視,很多人認為語文的學習只是簡單的認字和寫作,并沒有重視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其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語文的學習是各個學科的基礎,只有牢固掌握語文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點為學生樹立語文學習的思想,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為學生打造趣味學習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結合微課;鼓勵討論;小組競爭;拓展知識
在學生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硬性教育的要求,很多學生認為文言文和古詩的學習非常的無聊,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信心和熱情,這不僅對教師的教學帶來困難,還會阻礙學生日后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通過打造語文趣味課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主動學習。本文通過四個方面,敘述如何打造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課堂。
一、結合微課視頻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緊跟潮流,推出了微課和線上教學的模式,這不僅幫助了教師的教學,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多種途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可以把課本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通過視頻動畫的形式為學生講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語文的課堂中來,帶領學生進入語文學習的世界。結合微課教學視頻,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方法,還能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起到輔助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我們的民族小學》這一課的內容當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微課視頻為學生進行講解。在課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風貌和民族文化,并且還要重點向學生強調每一個民族都是平等的,并不能依靠人數的多少來判斷優劣;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視頻,為學生播放我們日常中所不了解的民族有哪些生活習慣,讓學生多角度的了解與我們民族相關的故事;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民族小學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對比和觀察,珍惜當下的學習機會。通過這種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與我們中華民族相關的知識,還能讓學生明白,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大融合的國家,是團結的一家人。
二、鼓勵自由討論
學生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因為年紀尚小,很多學生不敢向別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點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多種途徑,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討論,通過打造趣味課堂,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融洽的語文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知識過后,可以為學生布置討論內容,讓同桌之間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讓每位學生都充分的融入到語文的課堂學習中來。同時,學生在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不僅能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還能鍛煉自己的膽量和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日后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秋天的雨》這一課的內容當中,首先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與秋天的雨相關的動畫和視頻,讓學生觀察秋天的雨是什么形態的;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描述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雨都是什么樣子的,并讓學生把春天、夏天和冬天的雨與秋天的雨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不同的雨的討論,再結合課本內容進行總結,教會學生課本中所運用的描寫手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增進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能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這不僅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還能為學生日后進行深入的研究做準備。
三、開展小組競爭
適當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相互的競爭也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的意識,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段為自己設立不同的目標,并組織相應的儀式,讓學生向自己心中的目標發起挑戰,把自己的目標貼在教室的墻壁上,這樣不僅能時刻激勵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還能調動班級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古詩兩首》這一課的內容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所要挑戰的學習對象;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講解古詩之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兩首古詩中所表達的含義,以及不同的詩人在描寫不同的事物中所運用的手法,讓學生充分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如何運用古詩中的名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古詩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小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查看學生是否已完全掌握古詩的含義,是否可以正確背誦和默寫古詩。這樣一來,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便可以牢固掌握兩首古詩的內容。
四、拓展課外知識
學生的學習并不能僅限于課本知識,教師要不斷的鍛煉學生課外閱讀和主動觀察世界的意識和能力,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外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主動向學生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對語文相關知識的思考,以此來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播放電影和動畫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盤古開天地》這一課的內容當中,因為本課的內容是神話故事,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常見的神話故事輔助課文的講解。教師在課上時可以先通過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為學生引出與盤古開天地相關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學習與盤古開天地相關的課本知識,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其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補充亞當和夏娃的故事,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了解到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類似的神話傳說。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微課視頻,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同時開展小組競爭,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趣味的語文學習課堂,還能在不斷的進程中助推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臧艷紅.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5)
[2]? 陳愛娟.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的創設策略[J].林區教學,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