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萍
摘要: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推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良好的師生互動是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如今學生都面臨著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的問題,音樂課堂自然也不能被忽視,音樂教育可培養學生高雅情操,賦予欣賞音樂藝術美的能力,因此初中課堂中互動成為教育學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策略
引言
順應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潮流,培育學生主觀能動性,音樂課堂的教學最為體現自由學習的理念,豐富的師生互動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初中課堂正是學生形成學習思想意識體系的關鍵轉折點,教師應采用課堂互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素質提升。本文便充分結合初中課堂音樂教育中師生互動的有關策略,講述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分析研究科學教育行為。
一、課堂互動的重要性
課堂互動主體便為學生與教師,教學內容的傳授通過教師與學生間信息的交互完成,此過程師生之間相互影響,因此良好的師生互動能為課堂帶來極大的效益。音樂課堂富有感染力,帶動學生加入音樂學習,為培養初中學生自我探索學習的能力,教師應積極調動課堂氛圍,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因材施教促使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并且良好的師生互動可有效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問題,使教師更了解學生所想,利于后期學習工作的有效進行。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既可提升教師音樂教學課堂的質量,又可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探索性,共同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協調發展,因此教育部門需多加重視此過程。
二、初中音樂課堂現存問題
(一)教師不重視課堂互動
音樂課堂在傳統教學中處于副科地位,許多音樂教師自身沒有認識到音樂課堂的重要性,只當其為學生的拓展興趣課堂,自然對其重視程度不高。從而造成課堂準備不充分、教學內容過時等問題,不利于學生音樂素質的發展。并且經過常年的傳統模式教育,教師思維沒有及時轉變,不夠重視互動教育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再加上創新內容的不足,導致現有音樂課堂無法順利開展互動教育。學生無法從音樂課堂中培養互動觀念,無法自主探索學習,某種程度上降低課堂學習效率,無法實現學生全方位發展[1]。
(二)互動思維無法貫徹
現階段課堂互動思維的教學還不成熟,許多教師實際教學中無法貫徹培育學生互動思維,教學形式只停留在表面,無法真正促進學生自主加入學習課堂。教師雖采取各種互動方式,但安排教學內容不合理,不貼合實際音樂教學內容,本末倒置,反而事倍功半。學生無法從各種互動游戲中真正理解互動理念的重要性,甚至不理解音樂教學內容,導致課堂教育情況欠佳。另一類教師僅僅掌握基本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互動方式,同樣無法貫徹互動教育,課堂氣氛壓抑沉悶,最終造成音樂課堂效率的低下,學生不喜歡課堂學習的狀況[2]。
三、促進初中音樂互動教育效率提升的措施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
課堂互動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而不是教師單一的教授音樂知識,強加音樂思想在學生頭上,因此教師應著重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知識。這種方式避免了學生被動聽課、做題的教學方式,依據每位學生的思想性格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自主加入學習的隊列。
比如在初二《青春舞曲》這篇曲譜中,教師可先播放原曲,使學生融入歌曲產生興趣,詢問學生是否聽出這首歌曲符合哪個民族的曲風,可先互相討論猜猜正確答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教師抽取學生回答并說出原因,給出正確答案并解釋歌曲背后的含義和故事,形象生動地講述故事,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教師教授歌曲音樂節拍可略過枯燥理論的節奏知識,直接帶領學生感受節拍,播放音樂鼓動學生一同跟隨歌曲節拍拍手,使學生自主感受節拍的魅力。學生跟隨教師打節拍,找到節拍的規律,拍錯時及時跟隨教師改正節拍錯誤,既教會學生打節拍,又增強課堂趣味性,使學生富有興趣學習音樂知識,還提升自主思考能力。教師搬出準備好的維吾爾族樂器,抽取學生一同跟隨歌曲演奏,檢驗節拍學習成果,可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與其他同學創作符合歌曲的新節奏,鍛煉學生間默契協作能力。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傾聽學生表達歌曲情感,適度調整學生創作作品,使之成為動聽悅耳的節奏歌曲,促進師生間互動。教師還可帶領學生跟隨歌曲跳舞,自創舞蹈進行表演,使學生深入了解青春的含義,釋放學生音樂天性。師生一同感受音樂的魅力,青春的活力,拉近兩者的關系,促進學生對青春舞曲教學內容的理解,提升音樂素養。
(二)重視師生互動教育方式
教師正在教學中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教師采用固有傳統思維教育學生,那學生自然也會形成固定思維,不利于今后音樂素質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起到重要引導作用,需加強對互動教育的重視,依據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布置音樂課題,丟棄固有教育思維,進行創新互動教育,促進師生間互動[3]。比如在八年級下冊《兒行千里母擔憂》這首歌中,教師拋棄直接教授唱歌的方式,采用創新有趣的互動方式,播放經典京劇片段,與學生一同模仿京劇唱腔、神態。這種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京劇精神與背后故事。教師播放此篇文的京劇片段,從多種角度帶領學生賞析這首歌曲,使學生感受京劇唱法表達的不同情感,多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關于這首歌曲進行深刻的討論,加強培育學生音樂素養,促進師生良好關系的形成,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可播放視頻塑造學生高雅情操的同時,引發學生對京劇的興趣,宣傳京劇到全世界,推動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對外宣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育需擺脫傳統課堂固有模式,多加重視師生間互動教育,發揮學生豐富的創造力。增強音樂綜合素養的同時,培育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的發散思維,在感興趣的課堂教育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塑造高雅音樂情操,推進學生音樂水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羅梵. 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分析[J]. 人生十六七, 2017, 000(08X):P.43-43.
[2]張佳薇[1].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2):P.214-214.
[3]黃佩云.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 000(02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