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惠慈
【摘要】?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在課文中,古詩詞也占了很重要的比重,教師通過給學生講解古詩詞來給學生傳授各種人生學習的思想信念,它已然成為傳授中華民族精神的媒介。古詩詞不僅表達了很多的民族氣節,而且其中所運用的寫作手法、選字煉句都是學生可以學習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古詩詞教學和寫作教學都在不斷變化,教師不妨從這方面出發,將古詩詞和寫作教學有效融合,達到雙倍教學效果。
【關鍵詞】? 古詩詞 寫作教學 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077-02
0
在小學中學的語文課本中,總共收納了一百余首古詩詞。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的崇高地位。教師除了給學生講授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還可以給學生分析詩中所運用的各種寫作手法,運用到作文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階段,學生寫作能力普遍不高,這和他們所掌握的寫作方法和詞匯積累量以及語言功底有很大關系。本文主要從一篇文章的標題、開頭、正文和結尾這四個方面來具體闡述教師應如何將古詩詞和寫作教學融合起來,希望能對教師和學生有一定幫助。
一、化用詩詞,畫龍點睛
一篇文章,別人看的首先就是題目,題目的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篇文章的質量。有一種觀點認為,看文章標題就對整篇文章的文筆有一半的了解,說的就是好的文章標題對整篇文章畫龍點睛的影響。但是小學生往往都沒有足夠的煉字功底,很難擬定一個言簡意賅的文章標題,此類問題該怎么解決呢?教師不妨在作文教學時引入古詩詞,引導學生利用古詩詞來寫標題。利用的形式可以是化用,也可以是直接引用。當別人第一眼就看到古詩詞式的文章標題,自然會對作者的文學功底有初步的肯定,也會有讀下去的欲望。題目的文眼,所謂眼睛,就是用來表情達意的,文章標題也是如此。標題應該起到傳達整篇文章的“神”的作用,將文章魅力直接展現出來。能夠讓讀者匆匆一瞥便能馬上注意到的文章,往往都有一個傳情達意的好標題。我國古詩詞成千上萬,表達了各個歷史時期、各種不同的情感、各種不同的寫作風格,實在是學生寫作的重要資源庫。利用古詩詞來寫標題,不僅能讓整篇文章瞬間變得高檔次,還能讓作者瞬間聯想到文章標題所表達的情感和整篇文章的主旨。
在作文教學時,對學生題目文章的訓練無疑是重點。教師首先要確保學生都知道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是什么,然后再教學生怎樣利用詩詞擬標題。學生在選擇詩詞擬標題時,要先把自己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理出來,再在頭腦中搜索,學過的那些詩詞也標出類似的情感,再將兩者匹配。對文章詩詞的利用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利用詩詞表面的意思,比如有一篇文章,學生所要表達的文章情感是愁,因為文章中她做錯了事怕被別人批評,就可以引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句,這句詩可謂充分體現出了主人公的憂愁焦慮。另一種是利用詩詞深層次的意思,如果有一篇文章想表達距離美,可以化用“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句,將朦朧隱約的美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樣的文章標題給人一種清新脫俗之感,讓人有讀下去的欲望。利用古詩詞擬標題,不僅可以體現作者的文學素養,而且還可以直接明了的表達本文主旨。
二、引用詩句,出手得盧
文章的開頭可展現出作者的寫作功底,當作者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往往就通過開頭來對整篇文章定一個基調,有一個總體印象。一個文字優美、表達到位的開頭,對整篇文章起到提綱挈領的效果。平時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一定也跟學生說過,華麗的開頭,往往運用大量的習作方法,如排比、比喻、擬人等。但小學生寫作功底有限,僅靠自己,怕是難以寫出給人印象深刻的華麗開頭。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章開頭嵌入優美的詩詞,這樣既可以擴充字數,也可以展現自己文學素養。學生如果能在開頭就運用古詩,能讓文章結構更加鮮明,情感表達更加強烈。但是教師要注意,在引導學生引用詩句的同時,還要提醒學生,一定要對詩詞把握清楚,不可強行應用,如果運用不當,會讓人覺得文學功底不扎實,反倒降低文章質量。
比如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文主題是幸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發散思維想一下,自己覺得什么是幸福,換做其他身份又會認為什么是幸福。教師在這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往詩歌的方面想,根據詩歌內容來打開文章思路。小學生可能文字功底和詩詞運用能力沒那么強,教師可以先把一些常用的詩句寫在黑板上,指引學生往幸福的方面想。比如運用《游子吟》中的詩句來表達有母親牽掛的幸福之情;《水調歌頭》中的希望能和思念的人共賞一片月的幸福;《飲酒》中的過上歸隱舒適生活的幸福等等。這些詩句都可以和幸福掛上鉤,用在文章開頭,不僅會讓人覺得作者的詩詞儲備功底扎實,而且還可以體現出作者不同于人的發散思維和遷移運用能力。
三、妙用詩句,百讀不厭
如果一篇文章看下來只有在最前面的文章中有幾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而后面的內容只有套話,會讓人覺得文章非常枯燥,但是如果能用妙用詩句的寫作技巧來裝飾整篇文章,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章的整體效果。古代詩句有較多的文化積淀,引用適當的詩句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提高文章的整體內涵。不過在整篇文章中使用詩句需要妙用,而不能“牛頭不對馬嘴”,或者是通篇全是詩句,教師應當正確引導學生在文章里妙用詩句,使得整篇文章達到百讀不厭的效果。
比如讓學生寫題為“我的周末”的文章時,大多數學生會選擇記敘文的體裁,在寫整篇文章時會按時間順序來寫,先說一說自己的周末是什么樣的,或者是快樂的,或者是傷心的等等,然后講述我的周末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最后在總結經驗,這種是一般的寫作套路。但是,如果讓學生寫像這種樣子的記敘文,學生如果沒有妙用詩句的能力,就極有可能寫成“流水賬”,整篇文章毫無新意和亮點,學生要是可以在“我的周末”的敘述過程中加入古詩詞的內容,就可以提高文章的整體風格。比如寫“這次的周末一直在下著蒙蒙細雨,小雨淅淅瀝瀝頗有一番意味”時,可以妙用詩句,改為“這次的周末一直在下雨,從窗戶望出去,正如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一般,頗有意味。”
四、借用詩句,曲終奏雅
文章的結尾也是文章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如同開頭第一段一樣重要,一般文章結尾處可以通過對全文進行總結以確定本文的主要目的,當然也可以在結尾處留下遐想,使其更有吸引力。一個好的文章結尾可以照亮人們的心靈,增加讀者的無限品味,如果可以在文章結尾中加上詩句,會有如同曲終奏雅般的效果。教師可以專門練習學生結尾借用詩句的能力,可以先找一篇寫得較好的文章,然后讓學生閱讀和品味整篇作文,除了最后一段。然后教師再將與這一作文主題相切合的詩句展現出來,最后讓學生自己給文章補一個結尾,要求必須運用到黑板上詩句。如結尾還要寫不斷學習,提高自我,豐富學識的,可引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要抒發豪情壯志,可引用“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結尾引用詩句,能起到首尾呼應,結構縝密,深化主題的作用。
五、結語
將古詩詞引入到寫作教學中,兩者融合,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最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提升作用。在寫文章時要運用詩歌,教師要指導學生,切忌生搬硬套地機械運用,要先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然后再在文章中合理引用詩句,只有合理運用詩詞才能確保文章顯得流暢自然,才能創作出優美的文章。
[ 參? 考? 文? 獻 ]
[1]段玉弘.古典詩詞與作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30):76-77.
[2]江凱鴻.淺談古詩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0.
[3]劉文強.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領略詩歌之美[J].文教資料,2018(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