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要:隨著高校學生社團不斷發展,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大學生的影響也逐漸增長。帶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類社團活動形式打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的局面,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本文通過社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形式和實踐成果,探討其教育功能的可能。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校社團是在校大學生出于共同愛好和興趣自發組織的學生群眾性組織,已成為一種校園文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時代感。它以其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為載體,傳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團文化,能有利地確保社團文化質量,促進社團文化的法制化發展,同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確引導,能及時糾正社團文化活動中出現的偏差,為社團活動的開展和社團文化的建設保駕護航。以社團活動為文化活動的載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自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課堂逐漸向第二課堂延伸,熱點問題在課堂上討論,有意無意影響成員的道德認知,淡化了教育目的的植入式、灌輸式所產生的副作用,使社團成員在社團文化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定的行為導向和價值導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下社團的活動類型
1、思想政治學習活動
理論學習型社團近年來在高校中越來越多,為當代大學生了解國家的政策方針、提高政治敏感度、提升政治素養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也被廣大高校學生所接受。以湖南文理學院為例,理論學習類社團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讀書會、筆架文學社、國學文化社、正言法律協會等。此類社團大多以開展理論學習為主要活動,讀黨章、習近平重要思想等原著,在活動中經常開展組織社團成員讀黨章、習近平重要思想原著等,并在社區開展宣傳黨的政策方針,是開展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陣地。
2、志愿服務類活動
以文理學院為例,暖心吧社團、陽光愛心社和藍絲帶黨員義工先鋒隊組織的志愿者活動主要包括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組織參加義演、植樹節活動、清明烈士陵園掃墓活動、環保義務宣傳和撿垃圾、無償獻血、募捐、義務清潔校園、支教留守兒童等。在開展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廣大大學生不僅享受了奉獻服務他人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中文、英語、法學、藝體等專業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又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減少疏遠感,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3、文化藝術活動
在高校里廣受歡迎和關注的社團是以學生特長為基礎的文化藝術類社團,以文理學院為例,有呼吸話劇社、墨海書法協會、茶文化社、瑜伽社等,此類社團可以通過開展以時代主旋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正能量為主題的話劇展演、書畫展、音樂會等,這種形式比較活潑,又能夠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讓同學們在活動中發揮了特長,找到了自我,同時又受到了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協會邀請專業導師定期對學生進行講座,定期在校內開展心理知識的宣傳,發放有關心理健康知識的報刊、進行心理方面的問見調查,組織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及競猜等。社團協助學校大學生健康中心,面向全校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促使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預防學生中各類心理疾病的發生,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出現。
5、學術科技類活動
開展學術研究活動為主的社團,不僅讓同學們能夠在課后更深入地了解專業知識,也能夠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將書本理論運用于實踐操作,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如創業營銷社,社團負責人積極企業取得聯系,開展相關活動,為廣大貧困生提供了助學崗位和促進學生團體健康發展的信念,搭建了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讓社會進入校園,讓學生進入社會,能夠錘煉學生的創業意志,提升專業技能。
三、社團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成果
本課題組成員選取了學院三個社團重點實踐,始終堅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文藝作品的突出主題,大力提倡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了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了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
1、呼吸話劇社
面向全院演繹時代精彩,傳遞青春正能量。排演了《原野》、《雷雨》、《強項令董暄》、《背著媽媽上大學》等話劇,深刻審視大學生當下的生活情景和文化邏輯,弘揚了堅持正義的主旋律,傳遞了依法治國的正能量,告知大學生應該怎樣選擇人生方向。
2、筆架文學社
面向全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堅持“以我筆寫我心”,挖掘校園及社會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宣傳正能量。多次開展“文學與人生”等相關座談會,開展書寫漢字比賽等,成員多篇文章發表于《桃花源》等雜志刊物。
3、正言法律協會
面向全院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多次舉辦“法律與人生”、“維護社會秩序靠法律還是道德”、“死刑存廢與刑罰功能”等專題座談會,開展“法制安全,防范從我做起”、“弘揚法治精神,構建和諧校園”等活動,宣傳學習了習近平主席《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改變遇事不找法而找人的現象》等重要講話,用實際行動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觀念,為校園營造了一股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學習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依法維權意識,增強了法制觀念,為”依法治國”、“中國夢”的實現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高校社團是大學生課余的重要活動場所,因此大力發展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目的社團,多領域提高學生參與度,有利于大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張玲.當代大學生社團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9-10.
[2]黎燕.論大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實現[J].考試周刊.2016,03.
基金項目:
湖南文理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社團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項目編號:SZZD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