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鷹
摘 ?要:核心素養包含的內容主要有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小學勞技課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上較為重視動手實踐,在實際的教學流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教學評價以及綜合素質培養等,使學生在科學的指導模式與評價模式中正確認識勞技課的重要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勞技課;“多元互動”
引言:
勞技課作為小學階段實踐性課程之一,在內容、教學評價模式以及實踐指導方式等方面需要進行優化,使學生能夠在較好的教學形式下逐漸提升動手實踐能力。本文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和勞技課教學形式展開論述。
一、“多元互動”課堂實施核心素養教育的意義
(一)優化教學內容的實施質量
早在八十年代末,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實施《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其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需要培養小學生的勞動能力[1]。小學勞技課對于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教學作用。核心素養的教育內容包括人文底蘊、健康生活、責任擔當、技術應用以及實踐創新等方面,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而言屬于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核心素養與勞技課相結合,一方面能夠使勞技課的教學形式多樣化,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勞技課的實施內涵。
(二)改善教學形式
以往勞技課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同時通過教學示范的措施,使學生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結合勞動實踐,以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該種教學形式在內容以及豐富程度上較差,一方面難以使學生融入課堂,另一方面難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核心素養擁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屬于新時期素養教育的重點內容,能夠在原本的勞技課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師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引導下,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創新教學思維,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形式的實施方式。
(三)推動綜合素質教育的發展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以其為基礎的應用技術也被相應開發,使高新技術設備和應用方式逐漸深入人類生活。從教育的角度上看,學校不能僅重視文化課程教學,還應站在社會發展以及時代背景下,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由此使學生在問文化學習的基礎上具備良好的實踐、勞動能力。小學階段作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教育號召,重視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并在觀念上重視學生的觀念養成,使其正確認識文化課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方式。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勞技課在內容、形式以及思想上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際勞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教學優化思路和實施對策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以往的教學形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進行展開,學生的自主性受到較多的限制[2]。小學勞技課主要引導學生進行工藝品制作或介紹生活常識等,使學生能夠了解相關生活竅門、設備使用方法以及相關手工藝制作竅門等。部分學校由于對學生的主體性缺乏相應的重視,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思維能力以及積極性較差等。對此,教師在教學改良上,需要結合核心素養教育的相關理念,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環境中發揮主體性,積極進行思考和實踐,進而在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比如教師在介紹廚房設備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項時,可采用有效提問的形式,如電飯鍋的使用方式、使用注意事項等,使學生在結合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加強常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此外,教師還可成立學習小組,使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分享電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技巧。教師在作業布置上,可設置生活實踐科目,使學生在家長的配合下完成實踐項目,如使用電飯鍋煮飯任務等。
(二)優化教學評價模式
根據核心素養的理論內容及核心觀點,在勞技課的教學評價模式制定中,需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評價、動手能力評價以及創新精神評價,使學生在科學的評價模式和指導模式下逐步成長。當前,勞技課的期末考試主要以知識點問答或手工藝品展示等。以文化考試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需對學生的創新觀點進行肯定,使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優勢;在手工藝品展示的考核方式中,一方面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肯定,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設計思維進行肯定,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評價模式的實施質量。
(三)實施多樣化教學模式
多樣化教學模式在應用上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確保勞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能夠圍繞學生進行展開。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上可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與學生建立起現代化的互動形式,進而逐步引導學生參與至勞技課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此外,教師還可采用相互評價的模式,使學生根據不同的作品進行評價與討論,使學生在相互溝通中加深對動手實踐理解。
三、結束語
本文根據勞技課與核心素養教育的內容、形式以及教學現狀等,分別進行了理論內容和實踐探究,旨在通過相關探究成果改善學生的勞技課學習質量,同時使其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設計能力等得到一定培養。勞技課作為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在小學的教育階段需要引起重視,由此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參考文獻
[1] ?袁慶芝.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勞技\"多元互動\"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3).
[2] ?潘麗麗.發展核心素養,助力小學生勞動與技術高效學習[J].好家長,2017,000(025):P.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