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劉冰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在行子宮全切術的子宮肌瘤患者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行子宮全切術的82例子宮肌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觀察組予以優質護理。比較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干預后SAS(41.47±5.51)分、SDS(44.53±5.46)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1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子宮肌瘤患者心理狀態,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子宮全切術;優質護理;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89-01
臨床多采用子宮全切術治療子宮肌瘤,但手術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多,易導致患者出現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進而出現煩躁、擔憂、焦慮等負面心理,不利于術后恢復[1]。加強圍術期護理干預,降低心理應激反應,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是根據身心需求,提供綜合護理干預,使其保持最佳身心狀態,基于此,本研究對優質護理干預在行子宮全切術的子宮肌瘤患者中應用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行子宮全切術的82例子宮肌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觀察組年齡31-55歲,平均年齡(45.31±4.25)歲。對照組年齡32-56歲,平均年齡(45.52±4.09)歲;腫瘤類型。納入標準:經B超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均行子宮全切術;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病史;妊娠、哺乳期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入院時予以患者常規生命體征檢查;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備好術中所需醫療器械、藥物;術后加強病情觀察,合理安排飲食等。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措施如下。(1)術前。安排1名護理人員接待患者及家屬,向其介紹手術醫生、護士長、住院環境等,消除患者陌生感、緊張感。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特點,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強調手術效果、圍術期配合及注意事項。手術前1d幫助患者剔除陰毛,并使用碘伏擦拭肚臍部,動作需輕柔,避免損傷表皮。(2)術中。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去枕平臥位8h;加強體溫、心率等生命體征觀察,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告知醫生。(3)術后。觀察陰道出血量,及時更換敷料,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做好導管護理工作,確保導管通暢;術后6h禁食、禁飲,之后可根據患者恢復情況予以適量溫開水,若未出現不適感,可喂其面湯等半流質食物,不可進食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避免引發腸脹氣。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使用焦慮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干預后心理狀態,總分100分,SAS分界值為50分,50分以上為焦慮;SDS分界值為53分,53分以上為抑郁。(2)護理滿意度:使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平均兩組護理滿意度,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851,重測效度為0.872,包括服務態度、技能操作等方面,百分制,75-100分為很滿意,50-74分為滿意,5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SAS、SDS評分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很滿意24例、滿意15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95.12%(39/41),對照組很滿意20例、滿意12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78.05%(32/41),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護理滿意度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生殖系統腫瘤,形成過程緩慢,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出現月經量增多、子宮出血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不孕或流產,影響女性身心健康[2]。子宮是女性特有器官,患者在面對子宮全切術時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多數患者擔心子宮切除后會影響生理特征及性生活,從而產生負性情緒。
優質護理在優化基礎護理的同時,將人文關懷融入至護理各環節,重視消除患者負面情緒,降低心理應激對機體產生負面影響,促進身體恢復[3]。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低,護理滿意度高,提示優質護理能夠緩解子宮肌瘤患者負面心理,提升護理滿意度。多數子宮全切術患者心理處于復雜狀態,極為敏感,優質護理從其心理、情感、認知等方面著手,引導患者認識疾病、手術,建立護患信任關系,提升患者配合度。平穩的心理狀態可提升患者機體耐受性,降低外界對機體產生的刺激,提高手術安全性,為改善預后提供積極幫助。優質護理在患者入院時安排專人接待,使其感受到被重視、被關懷;同時將術前、術中、術后等諸多護理措施逐步優化,實現為患者提供高效、滿意、放心的護理服務目標,在最大程度上維持患者身心舒適,減輕負面情緒,提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利于緩解負面心理,改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薛衛紅.綜合專案護理在子宮肌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6):4650-4653.
羅萬翠.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37-139.
馬婷,張磊潔.優質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行子宮全切除術后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的觀察[J].貴州醫藥,2018,42(6):76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