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且其已經逐漸衡量我國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而小學生是為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從小對其進行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可以豐富小學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就實際教學情況來看,課堂教學枯燥、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因素,嚴重阻礙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有序開展。針對這一情況,本人綜合自身幾年的教學經驗,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入手,就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培養;學習興趣
前言:
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活動的關鍵性動力,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介質。且相對來說,興趣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習來說,亦是如此。如果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那么便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學生缺乏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那么他們便會不認真對于信息技術課堂,并出現走神、聊天、搞小動作等情況,而這對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極其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教師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進行了探討。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偏于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因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所以一味采用“灌輸式”方法來開展教學。但這使得課堂教學氣氛過于枯燥、無趣,無法有效激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另外,這種教學主要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為主,教師在課堂中只是一味地講解,而忽略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但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便會降低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甚至導致其不愿學習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時量小,無法開展有效教學
在教學體系中,大部分教師認為蒙語文、數學、英語、漢語是蒙古族學生小學階段的關鍵學科,信息技術課程只是小學階段的次要學科,所以有很多教師對此課程的關注度并不高。正因如此,在安排學生的課程表時,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通常一周只有一節或兩節。而由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量少,使得教師并不能開展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再加上小學生正值愛玩、愛鬧的年齡,所以很難讓小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借助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由于小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能力的不同,使得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與學習基礎。因此,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到知識,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的需求,激發其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便可以通過分層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的方式來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如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分配高一些目標;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分配中等目標,而對于學習能力差一些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分配一些基礎性目標。以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促進其未來的發展。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分配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便可以為學生制定符合其水平的學習目標。
(二)借助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好勝心
在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渴望通過自己的表現可以得到家長、教師的肯定,并獲得夸獎。那么教師便可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信息技術水平進行分組,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的信息技術水平應盡量均衡。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讓各小組搶答。最后看一組學生搶答正確的最多,且最多的一組教師可以給予其適當的獎勵,如小組每人一個筆記本、一支鉛筆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其他事物的基礎,同時也是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保障。而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發展,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以便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有效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這樣在興趣的引領下,小學生便可愉快的融入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從而可有效提升其信息技術水平,促進其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興趣讓虛擬的世界充滿情感——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學生興趣的培養[J].張瑜.中小學電教(下).2013(08)
[2]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淺談信息技術課興趣的培養[J].郁劍偉.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2)
[3]淺談信息技術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繆克敏.成才之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