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云
摘 要:網絡的發展,特別是“ 互聯網+” 概念的提出, 使得教育教學與網絡的聯系更為緊密。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也逐漸引入微課, 有效地實現了課堂教學向課外的延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還豐富了課下活動,提 高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探討了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 問題解決能力; 培養
一、微課概述
微課是新課改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其以短小精悍之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 針對某一科目的某個知識點進行內容的集中講授,是一種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微課具有主題突出、針對性強、時間短、形象生動等鮮明的特點。一般而言,一節微課即一段微視頻, 時間控制在 5-10 分鐘, 且容量較小,方便學生借助移動設備觀看學習,還可以隨時暫停和重播。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 微課與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關聯度極高。 該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在自身經驗基礎上的建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 而微課是以視頻的形式為學生構建個性化學習的平臺,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微課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且學習的時間和方式由自己來決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凸顯了其學習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 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查漏補缺,還可以在知識點的針對性講解中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優化課前預習,實現高效導入
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在課堂教學中便能及時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但一直以來,小學數學課前預習都是以學生閱讀課本為主,而課本內容多為文字及公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且學生自主學習毫無目的,致使預習效果不佳。而將微課引入數學教學中,利用其優化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快速把握知識要點,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預習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如對“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理解困難這一問題制作針對性的微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教材內容的同步預習,如此將會減少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阻礙,提高預習效果。 總之,利用微課來解決學生預習過程中的疑難點, 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預習任務,為新課的高效導入打好基礎。
(二)創設教學情境,促進自主探究
影音圖文一體化是微課的一大優勢, 也契合了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因為微課形象生動、形式新穎,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利用微課來創設教學情境, 并引入生活元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調動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拓展其思維,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四邊形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該部分的教學重點為讓學生直觀感知四邊形, 并結合其規律與特點精準辨認四邊形。針對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生動地呈現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圖形, 對學生形成直接的視覺沖擊,吸引其注意力,然后再針對視頻內容進行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圖形, 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那么,你能指出視頻中所呈現的圖形哪些屬于四邊形嗎?你是通過什么來判斷的? ”通過引入生活情境,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不僅對視頻中的圖形進行了歸類, 還總結了四邊形的特點:有四個角,有四條邊……如此教學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思考與探究,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還提高了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學數學學生思考能力培養的幾點建議
3.1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習慣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習慣,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 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鼓勵學生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數學問題相互結合,加強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經常性的為學生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 對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意識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導[3];鼓勵學生多去探索生活和學習中的未知。
3.2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多向學生提與問題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定期對學生進行問題解決能力的專門性練習,鍛煉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對問題進行解決,開拓學生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3.3重視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意識
教學過程關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因此,為了加強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可以:學校在具體教學安排中,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 定期對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行考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放在重中之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自我的認識,將自我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并加強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刻意訓練。
3.4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問題解決教學氛圍
一個良好的問題解決氛圍, 對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有推動作用。 教師可以: 首先與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和諧、民主;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 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發散性的思維并踴躍進行發言;建立公正、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對與學生的問題解決過程有關的內容進行評價, 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總之,微課形式新穎、靈活生動,深受師生喜愛,并得以廣泛應用。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微課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效補充, 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契合了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也豐富了數學課程的表現形式,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學數學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與學生今后的認識和思維方式息息相關, 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加強對微課應用的研究與探討,總結經驗,推陳出新, 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素文.促進有效學習——略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7(1).
殷建紅,宋燕.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 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