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持續進行,實際教學工作的重點不再局限于智育,而逐漸傾向于培養學生包括德、智、體、美、勞等在內的綜合素養,其中體育教學顯然不可或缺。另外,鑒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實際針對高中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工作時,教師們就有必要基于個性化理念展開系列研究探索活動,從而借助針對性策略優化體育教學工作,達成育人目標。
關鍵詞:高中體育;個性化教學;學生差異
統一教學是高中體育學科教師一直以來習慣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而且他們也憑借此模式完成了一項項既定教學任務,但是,在當前教育教學環境中,隨著學生主體個性越來越突出,此傳統模式即慢慢顯露出了眾多弊端與局限性,需要教師們予以重視并進行改進。由此,高中體育教師就有必要在統一傳授基礎性體育知識的同時,積極全面了解學生差異與個性特點,進而據此研究總結更具科學性與適用性的教學指導措施,促使每個學生都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實際鍛煉活動中,迅速增強身體素質,為其全面發展奠基。
一、設定個性訓練目標,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動力
實際當中,學生們不僅先天身體基礎具有一定差別,而且后天鍛煉發展情況也或多或少存在差異,所以他們的體育綜合能力自然呈現出了層次性特點。據此,高中體育教師就有必要設定個性訓練目標,增強每個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動力,助益學生體育能力持續提升。
例如,平時正式開始進行體育教學工作之前,為了更加順利地完成具體教學訓練任務,我通常會重點在目標設定工作方面花費較多時間與精力。具體某次組織學生們學習鍛煉長跑能力的時候,在上課之前的教學設計階段,我首先對班級每個學生當前的體能、耐力、爆發力等各方面體育素質進行了詳細深入了解,并根據結果將學生們劃分到了不同的能力層次,接著就針對他們設定了個性訓練目標,即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經過鍛煉最后需要在標準時間里跑完全程,而綜合素質較差的學生經過鍛煉最后需要在相對寬裕的時間里跑完全程。這樣,對于每個學生而言,訓練實踐目標都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相反,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達成的,所以,他們幾乎都很自然地生發出了較為強烈的體育鍛煉參與動力,為他們積極鍛煉以進一步增強長跑能力增添了助益。
二、開展個性評價活動,提高學生堅持體育鍛煉信心
在高中體育學科教學過程中,評價環節明顯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教師如何開展教學評價活動則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不容教師輕視。據此,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師就需要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個性評價活動,有效提高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信心,有助于學生持續增強體育綜合能力,最終達到預想水平。
例如,平時體育課堂上,無論是組織學生們學習掌握鉛球運動項目的時候,還是組織學生們鍛煉競走、短跑等運動能力的時候,我都根據實際需求開展了個性評價活動,只為更加順利地完成預期教學任務。具體而言,我一般首先會通過相關測試活動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當前運動能力水平,并將他們劃分到不同層次,接著,我就會基于不同標準對各個學生進行針對性評價。這樣,在不同標準要求下展開評價活動,我不僅有機會客觀指出每個層級學生存在的不足,同時還可以很容易發現學生們的眾多優點,看到學生們哪怕是很小的進步與發展,并予以表揚激勵。這樣,得到適當評價引導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實現自我肯定,有勇氣正視自己與他人的差距,進而順利提高堅持體育鍛煉的自信心,有益于他們體育綜合能力不間斷發展。
三、尊重個性體育愛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通常是教師們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而他們中每個人都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為此進行大量教學研究革新活動。據此,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師就需要尊重學生個性體育愛好,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助力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迅速養成。
例如,平時開展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我對學生個性予以了充分重視。具體而言,在大部分教學時間里我都是按照既定計劃引導學生們學習大綱規定運動項目,旨在培養增強學生綜合體育素質,但對于這些項目,學生們并不一定都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之余,我會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體育愛好,并據此將學生們劃分到不同的興趣小組,接著,我不僅會在課堂上為學生們留出一定的自由練習時間,鼓勵他們進一步鍛煉愛好體育項目,而且還會在課下時間組織學生們進行拓展性小組訓練活動,具體可以借助競賽、游戲等形式。這樣,因為每個學生的個性體育愛好都得到了充分尊重,所以他們很自然地就對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產生了極大興趣,為他們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奠定了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發展,學生主體在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所以,即使在高中階段進行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們也需要尊重學生個體,積極探究應用系列個性化教學策略,優化體育教學訓練環境,促使學生在科學有效鍛煉中穩步增強體育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沈永貴.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9):59-60.
[2]郭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2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