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杰溶
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國家對各學科的教育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高中數學。數學是高中階段教育的必修課程,按照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新要求,各教育單位必須重視數學教育,不僅要以完成數學教學目標為基本要求,還要著重培養高中生們的數學學科素質,以滿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圓錐曲線是高中數學里必須學習的重要內容,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各數學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教育實踐,重新審視自己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尋找課堂教學問題所在,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改革;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數學學科是困難的,其中含有的復雜的數學邏輯對于一些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學生的數學基礎沒有被打好。高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中階階段,學生必須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之后,才能做好這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知識斷層。此外,數學學習是一個遞進式的學習過程,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學生才能在學習上更有力量,而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多次阻礙,很容易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比如數學中圓錐曲線的學習,學生沒有之前的學習基礎,就會難以接受新知識,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從而也難以完成圓錐曲線章節的學習目標。所以,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要采用合適的課堂教學策略,滿足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以下內容,筆者將從自己的教學經驗出發,淺談高中數學中圓錐曲線的相關課堂教學策略。
一、轉換角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習之于學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學習之于一些學生而言,確是一件有負擔的事情。在以往教師教授圓錐曲線內容時,常常采用語言敘述加邏輯講解和黑板板書的方式,而且課時時間有限,教師必須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課程進度,不會詢問學生們是否真正掌握,而學生們只有在課下的時間中才能好好鉆研知識和問題,這樣一來,加入學生在圓錐曲線學習之出就對橢圓的相關性質不曾領悟,在學習后邊的內容時,就會更加不能領悟和理解。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在課堂上教師過于看重自己的節奏,沒有兼顧學生的節奏。
正確地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其所承擔的角色應以輔助為主,而非主導課堂,而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要參與者,居于主導地位,所以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將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來進行圓錐曲線基礎知識的講解。比如,圓錐曲線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新的知識點,其知識引入為《橢圓》,教師在進行這部分授課時,必須重視“橢圓的標準方程及其基本性質”。教師應在講課過程中為學生設置課堂答疑時間,了解到學生存在的問題,即使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也能夠反映出學生們的學習困難,這樣一來,學生學好了“橢圓”的相關知識,在進行“拋物線”和“雙曲線”的學習時,才能產生知識聯想,降低了困難度。
二、提高興趣,培養學生認知能力
在學生看來,數學知識向來都以嚴肅和枯燥為主,所以受上課風格的影響,學生很難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的課堂風格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眾多新教育工作者跟隨前輩的步伐一步步形成的,所以根深蒂固,難以更改,但是課堂風格的改變并不會影響數學課堂的學習質量,反而會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改變課堂風格是有價值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工具出現在了數學課堂上,解決了數學教學中的許多問題,成為了數學教師的得力助手,多媒體工具所包含的圖片展示、視頻播放和動圖展示的功能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化,是改變課堂風格的重要途徑。
橢圓是圓錐曲線章節的引入內容,在引入橢圓概念的時候,課本上提到了“繩子探究案例”,按往常的教學方式,這部分會被教師忽視,直接進入講解“橢圓的概念”“橢圓的性質”的環節,但這部分的探究確是勾起學生興趣好方式。在這處探究中,采用了動手操作的方式為學生們介紹橢圓的性質,教師可以將這部分也歸入到講課環節中去,用PPT或者視頻的方式演示這個實驗過程,讓學生們觀察筆尖所畫圖形的性質,進而引出真正地橢圓性質,通過這樣的操作,學生就能夠對橢圓的性質了解深刻,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橢圓的性質,而且,這個實驗的過程能夠帶動學生一起進行觀察和思考,并不會用到復雜的數學原理,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夠參加,從而讓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夠跟上學習的大部隊,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合作交流,營造課堂學習氛圍
數學是一門探究性的學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習者少不了會與其他同學討論的環節,而這個環節,按照往常來說,會是詢問問題的時候,比如張同學會向李同學請教數學難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這種學習氛圍,將學生之間的討論安排在課上進行,為課堂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課堂討論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而且實際上圓錐曲線的章節內容是困難度比較低的,大多數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學習的精華。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課上內容之后為學生留課下習題,并在學生完成之后請同學在課堂上講解,例如,這一章中有很多類似于“求橢圓的標準方程”的問題,在該同學講解完成之后,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質疑,再進行相互之間的討論。這樣對提高課堂效率非常有幫助,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有許多共同語言,也能促進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養成多請教的習慣。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出現,教師們必須要打破原有的教學習慣,順應新的潮流,讓圓錐曲線這一章本不難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簡單,努力打造更優質的學習效果,建立健康的數學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姜彩玉.信息技術與圓錐曲線有效融合的實踐與創新[J].學周刊,2020(14):133-134.
[2]黨彥平.高中生圓錐曲線學習障礙與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19(35):23-24.
[3]王治剛.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考[J].中學數學,2019(09):88-89.